“过去,贝加莱在总部奥地利以外的地区主要开展销售和服务职能,中国是个例外。”贝加莱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昕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称,十年前,贝加莱就在中国创立了机器智能研究院,加强基于本土的基础性研发。持续深化的本地化战略如今已转化为显著的业绩增长,过去五年中国业务在贝加莱全球业务中的占比大幅提升,成为该公司全球第二大市场。
创建于1979年的贝加莱堪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明星公司: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HMI(人机交互界面)、工业控制计算机、伺服驱动与电机、柔性输送、机器人等产品,尤其是工业自动化软件和行业方案见长的欧洲“隐形冠军”。在机械制造领域,贝加莱拥有功能和实时性领先的控制器;同时拥有面向消费品包装的卫生级并联与SCARA机器人;工厂管理层面,贝加莱的过程控制软件能将工厂设备按层级整合成完整系统进行集中监控。2017年,贝加莱公司被瑞士多元化工业巨头ABB集团收购。
李昕表示,除了长期深耕的包装、食品饮料、制药等领域,贝加莱近年来在光伏、风能、电子及半导体等应用场景取得了显著突破。而这些,恰是中国增速最为迅猛的新兴产业领域。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的迅猛发展降低了算力成本,为工业AI的智能解决方案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为贝加莱所在的机械自动化行业提供了技术升级的新动能。
“AI的价值已从商业领域扩展到工业领域,中国作为工业大国,正加速从‘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中国制造业约占全球总量的35%,这一规模赋予了在AI发展中的天然优势——大量高质量的生产与制造数据,为训练与优化AI模型提供了重要‘粮食’。”李昕认为,依托丰富的数据推动AI应用落地与性能提升,中国制造业完全具备条件与信心在未来实现换道超车。
令他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类似的产业模式在新能源领域已见成效: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与发电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这表明产业规模、技术积累与应用场景耦合是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
本届进博会上,贝加莱展出了两款基于AI数据建模的新品“M系列”高级服务和以机器为中心的机器人技术(MCR)。据介绍,M系列是针对机器的AI产品化设计,将复杂的AI变为“开箱即用”的产品,聚焦解决机器的预测性维护的MDoctor,以及解决机器现场运营的人机交互与服务的MHelp,均由贝加莱中国研发与工程团队自主打造。
进博会上的贝加莱展区
李昕说,中国市场对该AI产品的反馈超出了公司预期。刚一推出有客户即提出订购10套的意向,也有客户已带着嵌入贝加莱AI模型的机器设备参展海外行业展会。
他同时表示,将把更多全球运营实践进行本地化落地,以适应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例如对快速交付与响应服务的高标准。外资企业只有持续深耕本地,构建完整的本地化运营体系,才能在活力四射、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反应更快、执行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