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增长表现还是不错,做对了几个地方,一是本土化生产推进得很快,而且还是全产品线的本土化;二是在推进本土化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创新。”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回应了西门子医疗中国在医疗设备行业集采下仍实现逆势增长原因。
进博会期间,西门子医疗发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2025财年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5年全年,西门子医疗可比营收同比增长5.9%;设备订单出货比表现良好,达到1.14。尽管关税提高,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仍达到16.5%,比上一年提高0.8个百分点;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接近39亿欧元。
西门子医疗首席执行官孟天齐表示:“即便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我们仍然在2025财年取得了成功。这为我们的下一战略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这一业绩表现,我们决定提高每股分红。”
西门子医疗预计,公司2026财年可比营收将增长5%至6%。
中国市场是西门子医疗全球第二大市场,过去一年多时间以来,中国医疗设备市场启动的集采,挤压了医疗设备厂商的利润,再加上行业竞争加剧,不少厂商业绩承压。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医疗设备集采的千亿元级市场更新周期正式开启。
各地密集启动医疗设备集采流程,过去几年一见的大单频频涌现,各路参与方使尽浑身解数,行业竞争激烈的程度远超市场预期,价格战此起彼伏。
究其原因,不同于药品、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集采还在起步阶段,仍处于各省“单打独斗”的零散状态,存在标准不明、经验不足等情况。
王皓表示,在设备以旧换新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在尝试集采,尤其是县级及以下医院的集采,更是处于加速趋势。从大的方向看,医疗设备的集采成为大势所趋。“个别项目采购中出现低价竞争,确实给医疗设备厂商短期内带来了一些阵痛,但我们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行业会找到一个平衡点,逐步走出阵痛,持续向好。”
王皓亦表示,借助医疗设备的集采政策,西门子医疗在中国一些省份也扩大了市场份额。
在医疗设备集采未启动之前,西门子医疗早已在中国启动本土化生产。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支持。
2022年,西门子医疗中国推出“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宣布通过“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推进本土业务模式升级”三个维度深度参与“健康中国”的建设。
王皓表示,他仍然看好中国医疗设备市场未来。“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因发病率持续走高、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备受大众关注。推动这些疾病早诊早治,目前仍需要高精尖的医疗设备,相关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还在扩大。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包括人工智能的专业能力、临床转化的能力,推出更多疾病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