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举行。作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在食品与农产品展区,中外乳企集体亮相,通过密集发布科研新品与核心技术,展现出对消费需求变迁的敏锐洞察。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与老年群体成为乳企布局的焦点,多家企业通过功能性产品升级,抢占细分市场先机。
科研驱动创新
乳企竞逐婴幼儿与老年赛道
在本届进博会上,乳企的竞争已从传统奶源与渠道转向科技研发与精准营养。
其中,澳优携六大创新成果亮相,其营养品品牌Nutrition Care推出三款鼻敏益生菌新品,覆盖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异性需求,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人群健康解决方案的升级。此外,应用CCFM1025菌株的益生菌新品“NC恬睡”首次公开亮相,体现了乳企向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延伸。
针对老年群体,澳优旗下佳贝艾特发布营嘉高钙益生菌羊奶粉,以1500mg高钙与4重益生菌组合强化骨骼与肠道健康;达能首次展出专为50岁以上人群设计的“达能益生”系列,并全球首发用于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智敏捷”产品,凸显其对老年认知健康的关注。
婴幼儿营养领域同样创新频出。海普诺凯能立多婴幼儿配方奶粉升级版在进博会首秀,通过升级奶源和低敏配方,进一步提升能立多低敏感、好吸收的优势;新西兰a2牛奶公司展出a2紫曜HMO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雀巢旗下惠氏品牌,以及阿拉福兹等也纷纷加码HMO(母乳低聚糖)产品。HMO作为生命早期营养的重要突破,已成为乳企科研实力的象征,推动婴幼儿配方奶粉迈向更高技术门槛。
人口结构与健康需求双轮驱动
乳企竞争转向全生命周期
乳企集体聚焦婴幼儿与老年赛道,背后是人口结构变迁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逻辑。
在婴幼儿与儿童市场,精准营养与科学育儿需求爆发。随着中国生育政策优化与家庭育儿观念升级,家长对婴幼儿奶粉的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HMO、低敏配方、母源氨基酸等技术创新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其中高端功能性产品年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乳企通过科研投入抢占消费者心智,构建品牌壁垒。
在老年市场,“银发经济”潜力释放。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2.8亿,老年健康管理需求激增。老年群体对骨骼健康、认知功能、肠道调节等功能性食品的关注度显著提升,驱动乳企推出高钙、益生菌、脑健康等定向产品。因此,达能、澳优等企业的布局,正是对“银发经济”潜力的提前卡位。
分析人士指出,乳企的竞争已超越单一产品,转向全球研发体系与全生命周期布局。比如澳优构建了覆盖全球的“1+6+N”研发体系,拥有200余名博士及专家团队,承担近百项研发项目;达能、a2等外资企业则通过引进全球创新成果适配本土需求。未来,乳业竞争将更依赖科研底盘与产业链协同,涵盖婴配奶粉、特医食品、个性化营养服务等多元矩阵。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中外乳企加快构建全球产业链
进博会上,除了展示产品,中外乳企也纷纷呈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融合与碰撞。
本届进博会上,国内乳企巨头伊利举办“以国奶会世界”2025中国奶业品质创享会。伊利集团副总裁杨超群在活动致辞中表示,中国奶业用20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和奶业发达国家之间上百年的差距,这离不开全行业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共同构建“上游共生、中游共创、下游共享”的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从追赶到超越的共赢之路。
据了解,近年来伊利正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构建全球产业链。本届进博会,金典新西兰纯牛奶、金领冠睿护、牧恩奶粉、牧恩黄油、环球甄选稀奶油等出海产品纷纷亮相。伊利方面表示,其正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将健康与营养传递给全球消费者,朝着“让世界共享健康”的梦想加速前行。
澳优乳业执行董事、总裁任志坚在进博会现场也表示,进博会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澳优谋合作、促发展的主要桥梁。借助进博会的开放势能,澳优深入洞察全球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升级需求,进一步加快科研创新与“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拓展全球化创新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依托企业研发基础与进博平台的溢出效应,澳优持续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目前,澳优已在荷兰、澳大利亚等“黄金奶源地”完成供应链体系构建,在全球共设立11座工厂,产品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