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批下线的车辆之一。”11月6日进博会的瑞典展区内,何墨池(Mats Harborn)操着流利的中文,指了指身后的“巨无霸”——一款国产的斯堪尼亚高端重卡,同时他自豪地表示,“本月底就开始销售了。”何墨池是传拓集团中国办公室总代表、斯堪尼亚中国执行董事,同时他也是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从无到有”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10月15日,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这不仅是斯堪尼亚继瑞典和巴西之后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首个由外资全资拥有的卡车制造厂。“在中国放开股比限制之后,我们于2020年收购了如皋市的南通皋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并承继了该公司商用车生产资质。”何墨池表示,短短五年后,第一款车就下线了。
瑞典企业斯堪尼亚是历史悠久、全球领先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之一,产品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公路之王”的美誉。2020年,我国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后,斯堪尼亚成为首个以独资模式在华生产的欧洲重卡品牌。如今,正式投入运营的如皋基地总投资超100亿元,占地500多亩,由整车项目、动力总成项目、研发总部项目三部分组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年设计生产能力5万辆,未来将为当地创造约3000个工作岗位。
今年正值中国与瑞典建交75周年,两国长期互为在亚洲与北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作为外商投资中国的标志性项目,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项目从开工到试制车辆下线仅用时不到2年。“他们给我们的支持非常好。”何墨池表示,这个项目从开始到现在,当地可以很快适配并满足企业需求,“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同一个下午,记者两次见到何墨池。第二次是在南通市与跨国公司总部对接会上,何墨池作为参会代表发言。他向在场的跨国企业高管们分享了斯堪尼亚落户如皋的故事:谈及落户原因,他介绍,一方面,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市场,同时公司也希望“利用中国的速度和创造力”增强自身的全球能力;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工业生态系统,同时,团队在南通和如皋政府体验到的商业环境以及高效、支持性的服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从快速的审批流程到建设期间的无缝支持等。
“我们的产品要实现本土化,目前已经与国内很多供应链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何墨池透露,该公司的电动重型卡车的本地化生产已在计划之中。此举不仅向外界传递着该公司“扎根中国、深耕亚洲”的战略决心,同时也将随着产品出口亚洲乃至全球市场,真正实现“中国智造,服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