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8 06:09:40 股吧网页版
“点景成金”打开新思路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广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探索“文旅+地产”融合发展模式,一批以自然景观与康养生活为特色的项目持续升温,受到业界关注。

  广西的实践,不只是单一项目的创新尝试,更是当前房地产行业转型的生动缩影。当前,人们对住房的期待已从“有房住”升级为“住得好”,更加注重生活方式、情感归属、精神体验以及社区文化。在此背景下,广西的“文旅+地产”模式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将地域文化、自然资源与居住空间深度融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盖楼售楼,而是转向提供“可居住的风景”和“可体验的文化”。

  在传统住宅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文化成为具有差异性的竞争要素。无论是漓江的山水意境、壮乡的民族风情,还是北海的海洋文化,都为项目注入了不可复制的灵魂。这使得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物理组合,而是成为有故事、有温度、有识别力的“文化作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放眼全国,文化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正在各地多点开花。在制造业领域,不少老字号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工坊,将生产线转化为旅游景点,实现品牌价值的重塑与提升;在农业领域,田园综合体、农耕研学等新业态,推动农产品从功能消费迈向情感消费,有效拉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央政策持续鼓励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旅产业凭借其较强的韧性和创新活力,在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就业创业、带动有效投资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文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释放出超越传统认知的发展潜能。

  当然,文化赋能不是简单的概念嫁接。比如,“文旅+地产”模式,绝非不同业态的叠加。真正成功的融合,需要开发者沉下心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脉络,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任何流于形式、急功近利的“文化贴牌”,不仅难以持续,更会透支文化信用,最终导致项目失利。

  也要看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固然是强大的初始吸引力,但真正能够留住人、打动心的,是内在可感的生活品质与人文温度。因此,“文旅+地产”项目不能仅停留在借景造势的阶段,更需持续“涵养内功”。一方面,要夯实硬件基础,补齐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公共服务短板,破解“好看不耐住”的难题;另一方面,要提升软件服务,通过精细化的物业管理和丰富的社区文化营造,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唯有当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优越的生活品质真正融为一体,“文旅+地产”才能跳出短期热销的局限,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真正“点景成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