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2025年上海农业全球招商投资促进大会于11月6日举办。本次大会以“科创强农,赴约上海”为主题,旨在向全球展示上海农业创新发展成果,搭建高能级全球农业对话与合作平台,推动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准招商。
上海农业正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布局、成果转化应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农业产业生态等四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都市农业发展筑牢基础、积蓄势能。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资深客户经理杨军表示,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优势,充分运用进博会这一大平台,推广上海农业特色品牌,支持上海农业全球招商引资,为全球农业企业来沪展业兴业牵线搭桥,为上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与投资合作标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中行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斌围绕农业科技前沿趋势,重点分析智能育种、数字农业等方向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前景,为上海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思路。
农业创新是驱动农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高效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董楠卿博士系统介绍国内首个种业大模型“丰登”的研发进展与应用成效。该模型作为我国种业领域的重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已在多个作物育种场景中实现智能化辅助研发,展现出良好的推广价值。法国瑞麒温室亚太总监Herve Savoure分享欧洲设施农业的先进经验,包括智能温室技术、环境精准调控系统以及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为上海设施农业的提质升级提供国际借鉴。
签约环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又一全球农业机械领军企业落户上海,进一步巩固了上海在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优势。10个涵盖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等关键领域的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这些经过精心筛选的项目,将有力推动上海农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海每年借助进博会等展会吸引众多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路易达孚、嘉吉等全球农业巨头先后在此设立总部或研发中心,还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体系,拥有包括“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中国(上海)国际藜麦创新中心”等27个国际合作创新平台。
当前,面向全球农业科技前沿,上海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重点构建以“2+4”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和“3+3+12”为支撑的空间布局,即围绕农业总部功能与农业创新功能两大核心,重点发展特色种源、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和数字智慧农业四大产业,并在全市布局三大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三大农业科技创新谷和十二大现代设施农业片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站在科技驱动、开放合作的新起点,上海正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诚邀全球农业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和顶尖人才选择上海、投资上海,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为引领全球农业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