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南通市与跨国公司总部对接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半导体材料、船用发动机精密部件、高压变压器等15个合作项目签约。
南通滨江临海连上海,交通区位独特、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去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24万亿元、增长6.2%,在中国27个万亿城市中增速列第2位;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470亿美元、增速17.3%,高于全国13.3个百分点,与206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合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江苏前列。
开放协同是南通这座城市的基因,全市拥有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苏最多,江港、海港、空港兼备;大力促进5个国家级、15个省级开发园区提质扩能,积极推进中日、中德专业化特色园区建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借鉴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开放成果,放大国家新一轮利润再投税收抵免政策效应,今年创新指数中国地级市第一。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在致辞中表示,南通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必将为广大外资企业在通发展提供更广空间。“我们期待跨国公司将南通作为围绕上海优化投资布局的首选地,携手打造一批产创合作标杆项目,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将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在通发展,与大家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副市长李玲从国家战略加持的开放之城、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之城、客商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三个角度详细介绍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南通现有在营外商投资企业3800多家,其中7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60多个项目。今年8月,由上海和南通合资组建的沪苏新机场建设投资公司注册成立,南通新机场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展潜力看,南通拥有区位、产业、市场、成本、绿能、人才等六大优势。南通是上海1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2027年底将有8条过江通道连接上海,与苏南、上海通行时间将缩短到20—40分钟。南通正按照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要求,以上海为龙头,加快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着力打造“上海孵化、南通转化”的格局。
南通要素成本优势突出。海域面积、海岸线均占江苏的1/4,沿海可建10万吨级以上码头130多个,目前沿海地区开发强度低于20%,未利用空间约75平方公里,同时,每年新增滩涂面积6平方公里。南通投资成本低,工业用地平均出让价、标准厂房租金、平均工资分别是上海的40%、30%、75%。
南通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在2024年中国城市交通健康度排名榜中位列榜首。2024年末,百岁老人近1600位,荣获“世界长寿之都”称号。今年,南通企业亿元以上增资扩产项目超200个。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打造跨国公司专业集聚园区作专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