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
至此,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3.3万亿美元上方,并刷新2015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环比增加3万盎司,已是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我国外储规模延续升势
刷新近十年高点
今年10月,我国外储规模延续了此前两个月的升势,并进一步刷新2015年末以来高点。
究其原因,专家分析称,美元指数上行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形成对冲效应,全球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0月,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总体下跌,但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为我国外储规模继续增加带来正估值效应。
今年10月,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累计上涨2.1%至99.8,创8月份以来新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分析称,美元指数的走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贬值。不过,以日经指数大幅上涨16.6%为代表,全球主要股指当月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债价格上扬,这些则带动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
“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状态。”王青表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央行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今年10月,中国央行增持3万盎司黄金储备至7409万盎司,为连续第12个月净增持。
同期,金价依然处于创纪录高位——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触及4294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此后虽回调至月末的4000美元/盎司附近,但全月累计上涨4.9%,为连续第五个月收涨。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管涛对此表示。
谈及中国央行继续增持黄金储备的原因,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表示,当前黄金脱离了单一主权货币体系,在美元剧烈波动、美元资产信用下滑的长期趋势下,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分散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风险。
温彬还表示,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区域冲突此起彼伏,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决定了其仍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和升值空间,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事实上,伴随着金价波动加剧,全球央行之间就继续增持黄金还是获利了结已经出现分歧,不过整体仍在加码黄金。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各国央行购金220吨,较前一季度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