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11月7日电(杨扬)近日,“科技遇见产业创新双向赋能——国家高端智库及主流财经媒体‘感知无锡’调研行”活动在无锡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建丽表示,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黄埔军校”和“五链融合”的全国典范,无锡应当立足产业基础优势,探索构建以产业智联网为依托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并积极争取新型研发机构改革试点,为我国科技体制创新提供“无锡经验”。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建丽在“感知无锡”调研行活动的座谈会上交流
刘建丽结合多次无锡调研的体会指出,无锡给予她两个最为深刻的感知:一是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黄埔军校”,无锡为全国输送了最早一批产业技术人才;二是无锡在“五链融合”(即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基础上,叠加政策链协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经验值得在全国层面推广和复制。
围绕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刘建丽提出了三方面思考:
第一,聚焦传统产业优势,抢占新兴赛道。相较于传统电子集成电路,光量子芯片、碳基芯片等新兴领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无锡应抢抓后摩尔定律时代“未来芯片”发展机遇,在巩固传统集成电路产业优势基础上,自然延伸并培育出如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关联性强的新兴终端产业。
第二,创新生态模式,构建产业智联网。无锡企业擅长底层精细技术创新,建议由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其他产业创新平台构建集成电路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虚实融合的产业网络,通过“产业大脑”和数据中心串联产业链各环节,形成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超级虚拟IDM”。她表示,“无锡完全有条件打造一个没有IDM龙头、但具备顶级产业生态的创新范式。”
第三,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改革先行先试。无锡新型研发机构量多质优,可争取新型研发机构改革试点,在“双跨”人才流动机制、薪酬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改革路径。她指出,理顺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对于发挥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效能非常重要,无锡可以借此机会争取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改革经验。
据了解,“科技遇见产业创新双向赋能——国家高端智库及主流财经媒体‘感知无锡’调研行”活动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策划,调研团相聚太湖之滨,实地探访无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最新实践,共话产业发展未来趋势,旨在助力无锡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