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财经丨泡泡玛特的“真心话大冒险”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冯炜程报道
“这东西卖79元确实有点……过分了。”当泡泡玛特自家工作人员在直播间脱口而出这句话时,一场消费幻象被瞬间戳破。更耐人寻味的是同事那句轻描淡写的回应:“没事,会有人买单的。”这短短十秒的对话,不仅是一次直播事故,更成为当下盲盒经济生态的绝妙隐喻——卖方心知肚明的价格高,与他们对消费群体非理性买单的笃定,构成了一幅真实的商业图景。
长期以来,围绕泡泡玛特的争议从未停歇。理性声音一再质疑,那些成本不过数十元的PVC玩偶,何以凭借“盲盒”之名卖出数倍高价?但狂热的粉丝经济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让批评之声难以穿透圈层的壁垒。直到这次,批判的利箭竟从堡垒内部射出——最懂成本与价值的“自己人”,成了价格虚高的最佳证人。这恰应了那句市场箴言:“买的没有卖的精。”当卖家都忍不住感叹价格“过分”,其间的利润空间,已不言自明。
同事那句“会有人买单的”,则彻底撕下了温情营销的面具,暴露出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与某种程度的轻视。它暗示着:即便定价失衡,狂热的收藏欲、赌徒心理与圈层认同,依然会驱动粉丝们前赴后继。
直播间的这次“真心话大冒险”,恰似皇帝新装故事中的那个孩子,无意间道破了行业公开的秘密。它不仅是泡泡玛特的尴尬时刻,更是对整个盲盒经济的警示:当卖方都开始对定价感到“过分”,这场以情绪为燃料、以稀缺为噱头的消费狂欢,或许已然临近它的转折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