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08:15:50 股吧网页版
硅基智能递交港股IPO 8万个数字人今年开始赚钱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点开直播间,标注着“虚拟人物”的主播正在推销带货,直到深夜仍精神饱满。另一端,“AI复原”的人物正以视频形式回到人们身边,有人重现逝去亲人的形象,有人用数字分身出席活动。

  数字人,正从新奇的AI应用,变成赚钱的生意。10月31日,数字人赛道迎来首家冲击IPO的玩家,南京硅基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基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成立于2017年的硅基智能,据介绍为目前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累计为电信、金融等行业提供了超8万个“硅基劳动力”。招股书显示,在经历三年亏损后,硅基智能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3.26亿元。

  但走进资本新阶段,硅基智能的压力也同样显眼:

  一重压力来自营收高度依赖大客户。今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为公司贡献了87.5%的总收入,最大客户(某国内领先的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占总收入六成以上。

  另一重压力是行业层面的合规红线。直播监管、AI复活伦理争议等问题,在过去几年跟行业如影随形,也成为招股书几次提示的滥用风险和市场接纳度。“人工智能技术的缺陷或不足可能会降低我们解决方案的有效”“我们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改此类缺陷,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解决。”

  技术+想象力一向是最吸金的组合,除了垂直公司,百度、腾讯、京东、华为等大厂早已基于AI大模型布局数字人业务。硅基智能的这次递表,既是检验AI数字人从技术概念到商业落地的样本,也是观察人工智能行业状况的一扇窗口。

  收入依赖单一大客户

  2017年,CEO司马华鹏在南京成立硅基智能,四个月内拿到首轮融资。此后,公司融资节奏稳定,腾讯投资、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相继入局。今年,硅基智能完成D轮融资,估值已达31.5亿元。

  2023年,数字人直播走红;2024年,AI复活逝者成为热词。两次风口,硅基智能都站在舞台中央。

  硅基智能的核心业务是为B端企业提供数字人解决方案,技术核心来自自研的“炎帝大模型”,今年升级为多模态大模型DUIX ONE,可在外貌、声音、表情等维度模拟真实人类。从招股书披露的业务构成来看,数字人主要应用于四个场景:AI电话语音客服、AI克隆视频生成、AI直播和AI智能交互。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在国内数字人智能体行业中,硅基智能以32.2%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累计向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提供超8万个硅基劳动力。

  但站在风口上,并不意味着商业化道路顺利。招股书披露,尽管硅基智能的营收从2022年的2.23亿,持续增长到2024年的6.55亿,但这三年均处于调整后亏损状态,亏损额分别为4622万元、2941万元和3524万元。

  直到2025年上半年,硅基智能才首次扭亏为盈,营收3.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29万元。公司解释,这得益于“策略性地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大型客户,减少对业务前景不明或资金流不稳定客户的投入”。

  但这一策略也带来了新的隐忧,硅基智能坦言,公司未来的主要风险是客户群的增长与维系。目前硅基智能的收入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客户,主要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和运营商。招股书披露,公司最大客户为某国内电信运营商,今年上半年贡献了64.4%的收入。同期,前五大客户共贡献近九成总营收。

  客户结构的集中,也反映在新增客户数量上。自2024年起,硅基智能的新客户数明显下滑——从前一年的890个减少至461个,今年上半年仅新增145个。

  受影响的还有定价策略和议价能力。公司披露,数字人劳动力解决方案价格差异本身较大,标准产品售价一般在0.55万~2.5万元之间,而为了维持大型客户,公司采取了“更具竞争力的定价模式”,使毛利率持续走低。2023年,硅基智能数字人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为45.8%,至2025年上半年已降至31.6%。

  聚焦头部客户,也让公司的销售结构更偏向直销模式,分销渠道占比不断萎缩。2023年,分销商为硅基智能带来约两千万元的收入;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滑至五百万元,仅占总营收的1.7%。

  和直播平台还在磨合

  尽管分销商对硅基智能的影响在收缩,但公司仍在招股书中提醒分销商风险。“我们要求分销商遵守分销协议的规定,但未必能保证彼等严格遵守。若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违反监管要求,可能对我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

  招股书对此未展开更多说明。但回看硅基智能的历程,最大的一次争议正来自与分销代理、互联网直播平台的摩擦。

  2023年,数字人入驻抖音,数字人直播风靡一时,招股书显示,那一年,硅基智能的分销商数量也来到巅峰(251家)。数字人直播成为公司当时的核心业务,也让硅基智能借助AI主播矩阵站上聚光灯,公司估值一举推到近 10 亿美元。

  但不到一年后,抖音开始对数字人直播进行严查,硅基智能旗下的AI数字人直播间也跟着锐减。

  风向突变的原因,主要是不合规的销售和滥用。司马华鹏曾在采访中透露,当时数字人厂商跟平台约定了两个使用方向:一是用在本地生活,二是帮助小商家降本增效。“如果有人想脱离本地生活的场景,那就背离了我们和平台合作的初衷,也是在挑战平台的逻辑。”

  但现实中,分销代理商鱼龙混杂,一味地拉拢交门槛费或不顾平台规则的大有人在。可以想象,这辆“降本增效”快车的实际景象是,数百台电脑挂着AI硅基劳动力,几百个直播间在平台全频道开播,不少AI主播看起来还很僵硬和迟钝。

  某种程度上,这也倒逼了直播平台出台细则。抖音在2023年5月正式发出《抖音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承认数字人直播的“合法性”,但对数字人直播做了严格规范:禁止纯粹AI驱动的直播间,AI背后的真人使用者需要实名注册和认证,

  规则收紧后,不少数字人直播间被封,客诉随之出现。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不少商家反映购买数字人服务后因直播被封号且无法退款,与此前宣称的“24小时带货、省人工”等宣传不符。硅基智能及多家数字人厂商,被指有虚假宣传嫌疑。

  此后一年,各大平台对数字人直播的态度不一。比如,腾讯在2024年6月修订的《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显示,拟禁止非真实直播内容,包括数字人直播带货,旨在维护直播真实性和社交体验。

  同时快手电商也发布公告称,对于利用AIGC辅助创作的直播内容,快手不会给予特殊的流量扶持,利用AIGC低成本优势生产低质量内容的行为,快手更是强烈反对。

  淘宝的策略相对温和。今年8月,淘宝上架《淘宝直播数字人使用规范实施细则》,允许商家接入数字人直播,但要求数字人服务商必须通过官方开放平台认证,并通过安全与风控校验。商家不得使用未审核的第三方数字人系统。

  规则趋严之后,数字人直播的热度明显回落,不再是“一哄而上”的风口。好的方面是,降温或许也意味着回归更合规、更理性的使用。

  多变的合规风险和市场接纳度

  除了分销商招致的直接风险,硅基智能的招股书还多次提示了整个行业层面的合规风险。比如,“无论我们或其他第三方实际或被视为、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导致人工智能技术的缺陷或滥用”。或者,“对数字人智能体行业的解决方案质量或道德问题产生怀疑的事件,已经并可能继续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公司认为,这些行业事件都可能对公司声誉、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与之相关的背景可能是,数字人直播后,AI复活也曾登上舆论风口。一位网络博主使用 AI 技术让已经去世的姥爷重新开口向自己说话,再次了催生鱼龙混杂的市场。不仅是数字人厂商, 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始出现许多AI复活店铺,价格从5元到几百元不等。

  当时司马华鹏在接受21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数字人的制作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最早做一个简单的数字人可能也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但目前,最低只要几百元就可以做出一个数字人。

  技术门槛被打了下来,滥用也更加常见。李玟、乔任梁、高以翔、姚贝娜、科比等已故明星以AIGC方式,在过去两年里反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更多批评者开始关注AI复活的隐私和伦理问题。复活行为如果未经逝者的继承人同意,实际上侵害了逝者的肖像权、姓名权、声音权等人身权利。 而AI技术无法复制逝者的思想、情感和个性,如果这类行为没有得到相关方的同意,还可能会导致对逝者的不尊重,甚至有虚假宣传、误导公众的风险。

  “合规性是从业者和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硅基智能团队曾在采访中回应21记者,在该公司提供相关服务时,会先确保已经获得本人或家属的授权,保障用户的肖像权、隐私权等。公司对生成内容会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不会产生误导公众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

  但风险的根源在于,AI仍是一项未成熟的技术。硅基智能在招股书中坦言,AI技术仍处早期阶段,任何关于技术滥用的事件都可能影响客户信任和AI技术的采纳率。“我们无法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改此类缺陷,甚至可能完全无法解决”。

  这也是硅基智能希望通过IPO募集资金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公司计划将募资投入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布局全球化市场,并用打造IP的方式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至于能否穿越种种风险、赢得资本的耐心,接下来要看香港资本市场的答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