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7 06:43:40 股吧网页版
破除隐性壁垒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来源:经济日报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夯实新发展格局基础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印发以来,我国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统一要素资源市场、促进商品服务流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监管持续加强,传统显性壁垒逐渐减少。但也要看到,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且在法律、政策、标准、监管、认证、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维度上存在隐性壁垒。比如,部分地方政府通过打造“政策洼地”扶持本地企业和产业,加剧了“内卷式”竞争;一些地方政府只算本地“小账”、不顾全局“大账”,以“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引导资源配置,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分割为碎片化小市场。这些隐性壁垒多潜藏于制度规则、地方政策和市场行为之中,形式多样、认定困难、监督成本高,其本质仍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引发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产能过剩等问题,成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中梗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破除隐性壁垒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把这个基本要求落到实处,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造覆盖市场运行全链条的制度支撑体系,进一步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实现标准统一。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通过统一的法律规范,消除地方立法冲突和标准差异,为经营主体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探索建立独立、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并强化社会监督和信用约束。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落实并动态优化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清单之内的管理措施清晰透明、标准统一,推动“非禁即入”落地生根。加快建设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打造高效畅通的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强化“6轴7廊8通道”的战略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破解“最后一公里”梗阻。优化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提升枢纽协同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商贸物流、要素交易、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推进重点领域标准互认,在商品流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领域,大力推行“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积极与国际高标准规则对接。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实现公平公正。明晰政府职能与定位,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科学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推动政府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规范高效行使权力。在财税体制方面,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明晰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在产业政策方面,坚持竞争中立,确保对所有经营主体在获取政策支持、享受政府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平等对待,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实现治理协同。核心在于确保监管规则的“一致性”、执法协作的“无缝化”。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加快填补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监管制度空白,推进线上线下监管规则统一,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与精准高效监管相结合,推行分级分类监管,避免“一刀切”和过度干预。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建立健全跨行政区划、跨部门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和执法协作机制。夯实法治保障根基,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项要求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筑牢法治基石,护航市场稳健发展。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实现高效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户籍、土地、资本等关键领域制度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着力打破地域分割与行业垄断,降低要素市场交易成本。加快推进全国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创新数据、知识、技术等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促进要素跨区域精准匹配,充分释放新型要素价值。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破除隐性壁垒既要敢于“破”,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更要善于“立”,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制度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打通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系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