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不仅是全球企业集中展示全球前沿产品与技术的重要窗口,也是政府、业界、消费者及合作伙伴深度互动、汲取反馈、推进合作的关键平台。对于外企高管而言,进博会还是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市场、观察市场发展趋势的绝佳平台。”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八届“全勤生”松下以“美好生活从家延伸到城市”为主题亮相消费品展区,全景呈现从生活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
“自2019年4月我到任中国以来,已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回顾参展的过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变化。”本间哲朗说,他进入松下工作40多年来,松下中国的业务在集团整体业务的占比从0增长到了24%。“我是松下中国业务成长的亲历者,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首届进博会上百年企业全线产品出展,到2019年提出在中国打造健康养老领域第一品牌愿景;从2021年响应“双碳”目标首次设置环境领域展区,到今年呈现“从家到城市”的美好生活图景……松下始终紧随中国市场发展和消费趋势变化。
“今年,松下在进博会上的战略发布聚焦人工智能(AI),以期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本间哲朗强调,中国的AI技术发展迅猛,为跨国公司在华拓展业务带来良机。在本间哲朗看来,与百姓生活最为贴近的AI应用市场在中国,希望松下集团的中国团队以“将AI为我所用”的思维来革新业务、强化产品、推进研发速度,从而带动整个松下集团的AI战略发展。
为把握生成式AI等新兴市场机遇,松下在中国正加大电子材料工厂的投资布局。2023年9月,松下电子材料(广州)第四工厂投产,投资7.9亿元,聚焦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用多层基板材料,投产后总产能提升1.3倍;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新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工,投资6亿元,将建5万平方米智能绿色工厂,生产半导体封装基板材料,满足半导体等尖端领域需求;松下电子材料(上海)新工厂也已经于2025年9月动工,投资1.2亿元,将完善区域内半导体材料供应链,投产后将实现产值翻倍。
“2019年以来,公司有20项新投资落地。这是松下集团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的最好证明。”本间哲朗说,“只有将价值链本土化,我们才能追上‘中国速度’。也只有保持‘中国速度’,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在服务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松下依托“China for Global”战略,将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场。松下中国公司目前不仅很多产品已经实现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本土化,而且本土研发出来的创新产品从2024年开始为全球市场供货。
本间哲朗表示,松下将持续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传导效应”,实现更多“展品变商品、构想变现实”的落地转化,“接下来,松下计划在中国市场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为此,我们将扩大研发团队、加大研发力度。我相信明年松下中国研发的产品供货全球的速度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