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11月6日,毕马威发布《2025年中国首席执行官展望》报告显示,企业管理者们对短期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明显回升。54%的中国CEO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增长抱有信心,较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且显著高于对全球经济的信心。
2025年以来,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系列全新且复杂的挑战。调研显示,受访的中国CEO中,对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的占比仅为31%,略低于去年的32%;而信心不足的占比为23%,高于去年的20%。不过,企业管理者们对短期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明显回升,显著高于对全球经济的信心。
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对未来三年全球经济增长抱有信心的中国CEO占比为58%,较去年大幅下降13个百分点。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并未改变,对未来三年中国经济抱有信心的占比为88%,较去年大幅提高17个百分点,并创近年新高。
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表示:“企业管理者们对长期中国经济的信心来源于五大核心支撑条件的稳固性。一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完备且灵活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既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又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三是工程师红利的持续释放和企业家精神的充分激发,为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人才和主观能动性支撑。四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化推进,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五是国内宏观调控体系日益完善,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容,在促进内需恢复、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形成显著协同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为适应国内外新趋势,企业进一步优化全球化布局、数智化转型和ESG发展三大战略。企业出海战略从积极扩张转向理性深耕。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争当全球产业链链主,从被动式、依附式的出海模式向独立的市场开拓者转变,主动进行战略资源布局,以服务整个区域市场。通过与本地伙伴建立股权或战略层面的深度绑定,企业能够共享渠道、政策认知和供应链资源,并在长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认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就业市场和技能需求格局。一方面,它将取代大量重复性和流程化的传统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它也将创造大量新的岗位需求。与此同时,核心工作技能的需求也将发生显著变化。为了应对AI转型给员工队伍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企业需要形成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系统化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短期来看,企业的核心策略在于为转型营造平稳的内部环境,管理变革预期,凝聚转型共识。长期来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点在于打造适应未来趋势的人才梯队,构建新型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