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合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放贸易与安全发展”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来自中外学界、战略界、企业界与智库机构的近20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也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升温,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新挑战日益凸显,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叠加,“开放”与“安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命题。
卢旺达发展委员会首席投资官米歇尔·乌穆伦吉表示,贸易并不是在筑墙,而是要构筑不同政府、不同体系和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开放贸易并不仅仅是关于进口和出口,更是信心、可预测性与共享繁荣的信念。基于规则的透明和包容性的贸易体系将会成为和平的推动力,同时也促进繁荣和发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前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在视频发言中表示,开放贸易是实现全球共同繁荣的关键引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创造的经济奇迹正是最佳例证。中国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发展倡议等,推动建设绿色数字基础设施与公平贸易网络。他呼吁各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共同构建基于规则、普惠包容的全球经贸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全球领导力学院院长王文发布研究报告《面向2050:中国与世界贸易安全发展的共生路径》。报告以2050年为远景目标,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生型安全”作为中国与世界贸易发展的核心路径。展望2050年全球经贸格局,报告提出了未来中国与世界共同塑造开放、包容、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贸易十大关键场景。
在战略对话环节,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与中国知名学者高志凯一致认为,中国持续推进的制度型开放与多边合作实践,为重构全球经贸秩序提供了稳定基石。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保持战略定力,通过进博会等平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变局中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力量。
本次分论坛还围绕“地缘政治动荡下的贸易与安全发展”“经济全球化逆流下的开放贸易”两大主题开展了圆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