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6日电(万博雯)11月4日至11月5日,主题为“聚势十年,群智涌现”的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此次大赛聚焦新材智造、民机民航、低空经济、未来空间四大航空航天产业细分领域,总决赛阶段66个入围项目按照“创新组”与“创业组”两个组别,通过现场演讲与评审,遴选出一批具有突破性、前瞻性、引领性的空天产业领域创新项目成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伯乐奖、优秀组织奖、人气群星奖等,以激励产业上下游加速推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总决赛开幕式上,举行了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企业的合作签约仪式,并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等担任大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光辉与L15/教10高级教练机总设计师张弘分别作相关专题报告。
赛事现场还设置了空天新质生产力成果展,参展项目包含新材料、智能制造、机载零部件、航电计算机、整舱飞行模拟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多个细分赛道的实践成果,展现了我国空天产业技术的自主化与智能化、应用场景商业化、产业生态协同化等发展趋势。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首届空天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第三届中国空天科技企业家年会暨CAIEC十周年大会、上交所“启航·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赋能航空产业企业合规发展培训班、空天界年度投资对接会等活动,邀请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的多名领导专家分享空天产业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场景拓展、科技与金融融合等方面的先进实践经验。
在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方面,中国航空学会产业创新投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顾惠忠表示,要实现资本精准赋能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在产业端与资本端搭建“企业配备金融专才+投资方配备产业专家”协作机制,做到企业方精准锚定市场需求、明晰自身技术与商业价值,投资方要吃透行业发展特性与成长逻辑,双方形成认知同频与协同合力,实现资本价值与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作为集科创激励、资源对接、投资推进、成果落地为一体的空天产业科创促进与商业价值发掘综合体,从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生态构建等多维度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向新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提供体系化支持,助力我国空天产业实现以新质生产力带动高水平科技发展自立自强。
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机构主办。总决赛的举办地南通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南通高新区通过打造“政务+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发展出以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一主一新一智”产业格局;在空天产业建设方面也着力打造智能化推进、数字化赋能的有力引擎,逐渐构建起集研发、制造、应用为一体的高端平台,形成涵盖航空材料、航电系统、无人机组装、结构及配套件、航空服务、飞机内饰、卫星与火箭等多个分支赛道的上下游贯通、多领域协同的航空航天全产业链条,为我国空天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