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詹钰叶

来源:同方全球人寿保险2025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下同)
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第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81%、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为-0.09%,偿付能力环比下滑。公司提到核心原因是市场波动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市值下降,拉低了投资收益总额。

根据公司本次发布的偿付能力报告,受金融资产缩水、进入核心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减少等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减少等因素影响,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第二季度末的161.18%下降至13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5.2%下降至165%,且均低于二季度预期值,依然高于监管要求。
报告指出,受第三季度市场曲线变动和债券类投资资产市值波动等综合影响,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的资产市值税前下降约19.59亿元,这也令公司第三季度核心资本减少约19.59亿元。而这类资产市值的大幅下滑直接拉低了投资收益总额,这是导致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的核心原因。
具体来看,债券方面,第三季度末实际10年期国债利率约为1.88%,高于第二季度约1.66%的预测值,使得公司实际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市值比预测低约18亿元,进一步加剧了该季度投资收益的亏损。权益资产方面,报告提到“市场风险-权益价格风险最低资本增加约3.21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在第三季度增加了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持仓,市场风险敞口增大。
此外,公司还提到,第三季度市场风险-境外权益类资产价格风险最低资本及汇率风险最低资本增加约1.02亿元,主要因为持仓沪港通等境外权益类资产增加,使得境外权益价格风险增加约1亿元,同时使得汇率风险增加约0.02亿元。
考虑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影响综合投资收益率,但不影响当期净利润,即综合投资收益率主要反映出账面盈亏。报告显示,同方全球人寿保险第三季度与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率为正。
公开信息显示,同方全球人寿保险由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THTF)各出资50%组建而成,于2003年5月正式获得营业执照,并在中国开展寿险业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注册资本为24亿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13家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医疗、养老、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分红、投连、万能保险等。
时隔10年,同方全球人寿保险董事长一职在2024年发生变更。公告显示,具有外方股东背景的CurtisSherwinChen(陈尚文)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其任职资格获得监管部门核准。同时,还有3位高管任职资格获批:赵磊任副总经理及合规负责人,童伯宁任副总经理,杨雪莲任总经理助理。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37.27亿元,但净利润为-2.75亿元。当时公司解释称,受一季度市场曲线变动和债券类投资资产市值波动等综合影响,导致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市值税前下降约6.6亿元。
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浮亏”情况并非个例。例如中荷人寿发布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样为负,也主要是受金融市场短期波动影响,导致资产出现浮亏。
此外,根据天眼查信息,2025年以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以被告身份共涉及33起司法案件,遍及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等地,半数以上案由为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本月19日,任某等与同方全球人寿保险,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相关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即将在上海市金融法院进行二审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