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已来,消费者的购物车蓄势待发。
然而,在奢侈品与高端消费品领域,流量的狂欢与信任的焦虑始终如影随形。“这么便宜,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成为许多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一个第三方、独立、客观、专业的权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或许能够成为连接价格“洼地”与品质“高地”的桥梁。
10月22日,特卖电商平台唯品会与中检鉴真(即中国中检奢侈品鉴定中心)共同宣布,双方将持续深化在高端消费品鉴定领域的合作——中检鉴真将选派鉴定师入驻唯品会仓库,对唯品会的高端消费品进行全检,且将逐步实现中检鉴定报告全覆盖。
专业的鉴定师、高倍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导仪……中检鉴真与唯品会试图用最“硬核”的信任重塑消费者体验,在各大电商平台卷价格、卷AI、卷效率的当下,卷信任或许不是捷径,但却可能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奢侈品的信任危机
信任,一直是奢侈品消费领域最稀缺的资源。
要客研究院2025年4月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奢侈品假货市场规模已高达约2000亿元。奢侈品深深地陷入了信任危机。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信任危机越严重的时候,越能折射出市场对正品最强烈的需要。
根据麦肯锡《2024中国消费者报告》,6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更高质量的产品支付溢价,这一比例较五年前上升了12个百分点。更为关键的是,63%的消费者将“正品保障”列为网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甚至超过了价格敏感性。
据唯品会CEO助理刘露讯观察,当前消费者更理性地追求“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组合。在高端消费品领域,正价商品销售承压的同时,兼具品牌价值与价格优势的渠道表现亮眼。这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认同需求未减,但更倾向通过折扣渠道获取心仪商品,彰显了消费决策正朝着精明化、价值化方向演进。
信任危机之下,中检与唯品会试图给出另一种解题思路:中检鉴真将派驻鉴定师入驻唯品会奢侈品仓,对奢侈品全检,并逐步实现鉴定报告全覆盖。换句话说,每件唯品会发出的奢侈品,都要经过三名中检鉴定师背靠背独立鉴定、分别给出结果、带上中检的鉴定报告后才会发给消费者。
中国中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以“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计量”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拥有超过40年的行业积淀,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中检旗下专注于高端消费品鉴定的专业机构,中检鉴真被业内誉为奢侈品鉴定领域的“领军者”——中检鉴定师把关,也被业内视为“最坚固的防火墙”。
中检驻仓,破局关键?
传统电商平台在正品保障上多依赖于品牌直供、供应链溯源或售后抽检。消费者往往需要在收货后自行送检,或依赖平台提供的抽样报告。这一模式存在明显的时效滞后与公信力存疑等痛点。
唯品会与中检鉴真此次“鉴定师入仓全检”这一关键动作,被业内视为破局关键。唯品会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表示:“此次唯品会引入中国中检鉴定师驻仓鉴定,对高端消费品进行全检,颠覆了过往以‘送检’、‘抽检’为主的检测方式。”他强调:“我们从‘售后求证’到‘售前鉴定’,让信任跑在消费前面。”
此次合作开创了多项行业先河,甚至重新定义了电商正品保障的标准。这不仅是中检首次全面进驻电商平台自有仓库、首次对电商平台奢侈品进行全检、首次实现鉴定报告全覆盖,也标志着行业首次由国家第三方机构在售前完成全量鉴定,真正实现了“鉴定场景前移”。
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构建了从仓储到销售的完整鉴定闭环。消费者在收件时即可同步获取中检出具的权威鉴定报告,无需再自行送检或等待售后验证,极大缩短了信任建立的路径。
而中检鉴真与唯品会的目标是 “一物一鉴一报告”的全覆盖目标,相当于为每件奢侈品配发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不仅从源头杜绝问题商品流入,也借助可追溯、可验证的鉴定报告,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购物信心。
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双十一”开始,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链路发生变化。电商平台的竞争焦点,正从单纯的价格、效率,转向更深层次的信任价值构建。
业内相关专家看来,从今年双十一中,或许可以窥见电商未来的竞争趋势。无论是货架电商还是直播电商,“低价”、“便宜”都已经不是最核心的因素,而品质、正品保障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唯品会与中检鉴真开创的奢侈品驻仓全检,或许是解决消费者信任难题、增强消费者体验感、价值感的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