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治民)11月5日,2025极飞科技年度大会在广州启幕。大会现场,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发布多款全新一代农业机器人产品,涵盖P系列2026款农业无人飞机、F系列2026款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APC 4农机自驾仪等,全面展示了新一代智慧农业设施及其应用场景。

彭斌现场发布新一代农业机器人产品上证报记者何治民摄
耕、种、管、收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在大会上介绍,目前,中国在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率已超过75%,但是占农业生产投入及生产时间70%的管理环节,智能化水平相对滞后。
围绕农业生产的管理环节,极飞科技从水(灌溉)、肥(施肥)、药(病虫害防治)、巡(到地里看)四个方面,不断拓展产品矩阵,构建起覆盖水、肥、药等农事环节的自动化管理系统。龚槚钦透露,截至2025年10月31日,极飞水肥管理系统已落地全国超过2300个农场,农场无人化管理正在成为现实。
以灌溉、施肥环节为例,2022年,极飞科技融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技术,推出智能电动阀,实现了精准灌溉,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适配灌溉管道的注入式施肥机,完成了“灌溉-施肥”同步作业。
大会上,一名90后的葡萄园主通过视频分享称,过去用手动阀门一年人力成本大约15万元,现在采用智能电动阀后,成本降至5万元。
“要真正解决智慧农业,实现智能农场应该先做自主执行。”彭斌认为,这套思路的改变,无人机才走进了农业。
“过去十年,农业无人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其实是农业无人机从起飞到落地实现真正应用推广的过程。”龚槚钦表示,目前极飞的用户群里面,80%以上为种植户,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农户开始使用极飞农业无人机进行生产作业,极飞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无人机的进化,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和用户成本下降。”龚槚钦介绍,2015年,极飞科技从劳动环境最恶劣的农药喷洒工序入手,率先推出了首代农业无人机,当时载重仅8公斤;2025年,无人机载重已达到80公斤,在效率提升10倍的情况下,终端价格从20万元价格降至不到4万元的价格。
目前,极飞科技已构建起涵盖自动驾驶、空间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喷播、电机控制、智能农场系统、工业设计及物联平台的一系列完整技术创新网络。数据显示,极飞科技全球专利累计申请数量超过4100件,仅发明专利数超1000件。

大会现场上证报记者何治民摄
龚槚钦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正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作物保护、精准灌溉、农田监测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建立具备“气候韧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正是新一轮农业革命的核心。”龚槚钦补充说。
本次大会发布的极飞科技P系列2026款农业无人飞机、F系列2026款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APC 4农机自驾仪等农业机器人产品,在持续提升性能、可靠性与易用性的同时,也通过集成创新与成本优化,构建了一个高效协同的智能生态。
9月25日,极飞科技正式提交港股上市申请。极飞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涵盖农作物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提升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并使其保持在农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展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从而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市场渗透率和服务效率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营收计,极飞科技在全球及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均位居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0.7%及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