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07:47:10 股吧网页版
【早知道】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特斯拉涨超4%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摘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商务部:停止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的反规避措施;截至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1亿千瓦;香港IPO总金额再破2000亿港元大关;何小鹏: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贵州茅台拟中期分红300亿元,并斥资15亿元至30亿元回购注销股份;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0.65%,特斯拉涨超4%。

  隔夜外盘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0.65%,道指涨0.48%,标普500指数涨0.37%。特斯拉涨超4%,英特尔涨逾3%,谷歌涨超2%。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15%。富途控股涨超4%,新东方、小鹏汽车跌逾3%。

  热点聚焦

  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措施答记者问,问:有消息称,根据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中方将调整一批针对美国的非关税措施。请问在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根据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商务部于2025年3月4日和4月4日分别发布了2025年第13号和21号公告,合计将31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为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中方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对第13号公告的15家美国实体停止上述相关措施;对第21号公告的16家美国实体继续暂停上述相关措施1年。出口经营者如需向上述实体出口两用物项,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相关规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商务部将依法依规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将准予许可。

  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问:有消息称,根据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中方将调整一批针对美国的非关税措施。请问在不可靠实体清单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及有关规定,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于2025年3月4日和4月4日发布公告,将一批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采取相应措施。为落实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中方决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继续暂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7号)相关措施1年,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5号和6号)相关措施。根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相关规定,国内企业可申请与上述实体进行交易,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将依法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予以批准。

  要闻精选

要闻精选.png

  公司新闻

公告精选.png

  主题机会

  1、高德入局Robotaxi 智能驾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11月5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宣布入局Robotaxi,小鹏 Robotaxi将正式接入高德平台,共同为用户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这是行业首个“出行平台+前装量产 Robotaxi"的合作模式,也是高德全面转向空间智能后 AI能力跨界开放的重要一步,即致力于以”技术+生态服务全球客户,打造最大的Robotaxi聚合平台。

  当前,Robotaxi赛道热度高涨,摩根大通预测,2035年全球Robotaxi及全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达3000亿美元。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智能汽车是重点看好的绩优成长三条主线(AI端侧、智能汽车、商业航天)之一,预计2025年将是智驾芯片切换的关键节点。

  2、小鹏计划2026年底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加速

  11月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同时,小鹏将开放机器人IRON的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同时,宝钢将成为小鹏机器人IRON的生态合作伙伴,在巡检等工业领域探索场景应用。

  上海证券认为,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了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是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3、市场拐点已至储能产业加速增长迎来“价值重估”

  据报道,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完善政策规划顶层设计,科学合理谋划‘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完善新型储能市场机制,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

  分析指出,储能产业正从政策驱动的“可选项”转变为市场驱动的“必选项”,全球范围内爆发式增长已然开启。这一转变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于储能项目经济性的全面显现。在过去两年间,电芯生产成本呈现结构性下降趋势,成本曲线的快速下移显著提升了项目经济性。目前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10%,仍处于高速增长初期。这一数据预示着储能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