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星期四|
NO.1 工信部: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任务内容: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装备、共性基础支撑等重点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强、应用落地快、典型示范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人工智能与工业深度融合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NO.2 我国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成功研制
11月4日,安徽国科量光技术有限公司在合肥发布国内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关键检测技术自主可控再添“国产力量”。该产品采用激光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实现高亮度短波长光源的台式化突破,具备可规模化生产、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等优势,对传统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提供了有益补充,有望为我国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技术手段。
NO.3 华为UCM推理记忆管理技术正式开源
近日,华为针对AI推理加速的关键技术——UCM(Unified Cache Manager)推理记忆数据管理正式宣布开源。UCM以KV Cache多级缓存和推理记忆管理为中心,通过推理框架、算力、存储的三层协同,破解长序列推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为企业提供更优的AI推理体验。
NO.4 北京:拟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打造中关村(昌平)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
11月5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关于支持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依托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所等形成的成像、加工、检测、计算等平台能力,设立脑机接口专项孵化基金,打造中关村(昌平)脑科学与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高质量建设中关村(昌平)智能眼科医工产业园。
NO.5 北京: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大模型企业挂牌AI实体医院
11月5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关于支持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夯实AI+医药健康要素基础。鼓励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医疗健康高质量数据集,强化多组学、临床试验、健康诊疗等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积极推动生命园三期等重点区域部署建设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化智算设施,区域联动为昌平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对符合条件使用智能算力的企业,通过市级算力券予以补贴。
NO.6 北京、天津、河北联手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北斗时空产业集群
11月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推进北斗时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推广应用各类新型北斗独立定位终端产品80万台(套)以上,三地实现北斗应用总规模达到500万台(套),引育行业头部企业1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北斗时空产业集群。
NO.7 宇树科技王兴兴:当下具身机器人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3年左右
11月5日,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兴兴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具身机器人当下及未来最关键的核心要素是机器人大模型,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3年左右。他表示,个人预计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单家企业平均增长率在50%—100%。
NO.8 鸿蒙、麒麟、昇腾齐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聚焦科技创新
11月5日,深圳召开的第二十七届高交会预计展览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将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个专业展区,预计专业观众超过45万人次。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表示,对于“十五五”聚焦的ICT和软件领域,以鸿蒙生态服务公司、光明实验室为代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将重点展示鸿蒙操作系统、麒麟等体系的最新成果,展示开源鸿蒙技术的创新场景及昇腾、自主可控技术等产业生态成果。
NO.9 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
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11月4日披露信息,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产品为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采购金额达1.59亿元。该订单预计在11月完成交付。此次中标是继9月份2.5亿元订单后,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斩获的第二大订单。截至目前,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累计突破8亿元订单。
NO.10 工信部姚佳: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将加快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