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5日电 黄金和原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大宗商品,近年来却呈现几乎截然相反的走势。在黄金连续飙升并历史性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上方的同时,原油价格重心则从每桶80美元上方下移至每桶60美元左右。
攀升至历史级别的“金油比”,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未来是否有回归的机会,成为商品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10月下旬开始,COMEX黄金自每盎司4400美元一线大幅回调至每盎司4000美元以下,幅度超过10%。与此同时,WTI原油则从每桶55美元附近反弹至每桶60美元之上,“金油比”是否有望继续回归?市场分析认为,黄金和原油的分化走势其背后驱动是两种商品走势驱动逻辑的分化。在当前这一逻辑差异未见明显改变的背景下,金油比价的大分化态势或仍将持续。
驱动逻辑差异金油比价飙升至历史次高
当前金油比价是历史次高,仅次于2020年疫情时原油胀库负价格阶段。盘面上看,在10月中旬金价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之际,同期WTI原油价格仅在每桶56美元附近,金油比价超过76的水平。普遍的分析认为,近年来,黄金和原油价格走势背后的驱动逻辑不同,是造成本轮金油比价大幅走高的主要原因。
从黄金市场来看,虽然地缘局势动荡带来的避险需求推动金价持续走高,但这仅是推高金价的众多原因之一。美元信用的弱化带来的全球央行储备多元化,以及对黄金的配置需求爆发,也都在本轮金价上涨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比之下,原油价格的波动除了受到地缘局势扰动以外,核心还是围绕基本面的供需变化运行。一方面,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就在侵蚀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需求,另一方面,欧佩克+今年以来放弃减产保价转而逐步增产以争取市场份额,这使得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原油市场过剩压力增大。
高企的金油比价也被视为市场进入“防风险模式”的指标。由于原油的需求多跟经济的实际需求相关联,在全球经济面临贸易局势不确定性等因素冲击之下,市场情绪偏悲观,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支持经济而释放的流动性,仍选择流向贵金属等资产。
基于此,在当前黄金、原油背后驱动逻辑不发生根本性扭转的背景下,“强黄金、弱原油”的分化大概率延续,有分析师甚至预测金油比价还有进一步走高的空间。
比价回归之路“艰难”
那么何种情况下金油比价会出现回归呢?市场观点认为,但短期来看,贸易局势的缓和叠加贵金属的获利了结,以及原油供需的边际改善,金油比价有回落修复的可能。从长期来看,结合本轮金油比价上涨的逻辑,黄金或仍是掌握未来比价变动主动权的一方。
10月下旬以来,受中美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并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的消息提振,全球市场对贸易局势持续紧张的担忧有所缓和,金价对每盎司4400美元关口的挑战也因此遇阻,并在获利了结打压下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回落约500美元。加上之前加沙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达成削弱了贵金属的地缘风险溢价,金价对近两个月急涨行情的修整压力明显。
此外,由于黄金和货币的特殊关系,全球范围内黄金价格的飙升也引发了国家货币当局的关注。泰国央行此前就表示,泰铢涨势由美元走弱、经常账户盈余和黄金交易推动。并称正在考虑对在线黄金交易征税。
反观原油市场,尽管欧佩克、国际能源署等机构仍在警示过剩风险,但一方面俄乌冲突双方对能源设施的袭击带来了供应扰动,另一方面,原油需求表现出的韧性,也在给市场的过剩预期降温。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的数据,截至10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85.8万桶,远超预期的减少21.1万桶,且同期馏分油、汽油等油品库存也均环比明显下降。而在中国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269万吨,同比增长6.8%。
这些表现支持了欧佩克秘书长盖斯(Haitham Al-Ghais)对原油需求的乐观态度。他表示,预计今年石油需求将增长130万桶/日,“我们仍然看到了良好的需求迹象,所以不预计市场会出现意外。”
而在供应层面,欧佩克在11月2日的最新声明中称,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12月保持增产节奏,日均增产13.7万桶原油,但2026年前三个月将暂停增产计划。这一消息更是改善了市场对油市的悲观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的回归并不意味着金油比价的逆转。长期来看,黄金的涨势仍受到货币体系重塑带来的宏观因素支持,而原油则依旧徘徊在产业供需的现实压力之下,这使得金油比价大概率仍将维持在高位。
综上所述,在金价飙升引发短期干预风险的背景下,黄金市场价格波动的放大仍是大概率。而原油市场在充分交易了过剩预期之后,需求的韧性表现和供应的边际收紧,或推动价格超跌反弹。而金油比价或迎来在波动中的阶段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