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在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的“共建开放包容、充满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健全完善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从组织协调、创新激励、要素保障、质量提升、评估评价等方面落实改革举措、构建长效机制,一体化推进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生命周期培育,引导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工信部中小企业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机制,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一是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强化产业链配套。构建全国统一、梯度培育、动态管理的工作体系,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六成以上的“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六基领域,超八成企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上,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小巨人”企业数量近5000家,为强链稳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央财政支持了4000多家“小巨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链配套水平。
二是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城市试点深化链式转型。开展百城试点,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牵引赋能作用,以订单、协同制造等方式拉动链上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如沈阳、重庆渝北区、青岛等城市依托装备制造业优势,推动沈鼓、长安汽车、中车四方等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协同升级。
三是开展“百场万企”“共链行动”畅通大中小企业对接渠道。联合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三年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今年上半年,各地举办活动超2500场,签订合作协议1.1万余项。连续三年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累计组织召开40场“共链行动”主题活动,“链长”企业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近万项,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卡位入链。
四是建立“发榜揭榜”机制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过去两年累计有300多家大企业提出了550余项技术创新需求,150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揭榜攻关。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按季度组织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推动“发榜揭榜”工作常态化开展,建立市场化的融通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