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逾两年时间,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科能”)科创板IPO于近日宣告终止。经统计,今年以来,共有98家企业IPO折戟,从申报板块来看,北交所撤单企业数量居首,为37家。从中介机构来看,98宗IPO项目中,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审计的数量最多,共24家;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容诚”)审计项目数量次之,为15家。另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年内撤单的IPO企业中,包括德斯泰、钵施然在内的多家企业,已非首次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98宗IPO终止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因株洲科能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公司科创板IPO宣告终止。
据了解,株洲科能长期致力于Ⅲ-Ⅴ族化学元素材料提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主要从事4N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5.88亿元,拟投资于年产500吨半导体高纯材料项目及回收项目、稀散金属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从冲击上市历程来看,株洲科能科创板IPO于2023年6月21日获得受理,同年7月17日进入问询阶段。不过在问询阶段排队逾两年时间,公司却始终未等来上会机会。
业绩表现方面,2022—2024年,株洲科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9亿元、6.09亿元、7.8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089.57万元、4294.49万元、7082.31万元。
对于本次IPO撤单的具体原因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株洲科能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公司方面表示,本次撤回IPO申请,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规划需要、经与监管部门充分沟通后作出的决定。公司战略目标推进与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目前暂无需要对外公开补充披露信息。
伴随株洲科能IPO撤单,经统计,年内宣布终止IPO的企业数量达到98家。从拟申报板块来看,北交所年内IPO撤单企业数量居首,为37家,占比约37.76%。此外,有31家IPO终止企业原申报沪深主板上市,26家申报创业板,还有4家企业申报板块为科创板。
2024年,证监会发布实施修订后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调“申报即担责”,规定在检查过程中对撤回上市申请的企业“一查到底”,撤回上市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实施,也不影响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增加了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的机制。同时,进一步规范了现场检查程序,强调现场检查处理标准统一。同年,证监会还修改《中国证监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首发企业检查”的抽查比例由“随机抽签的比例为5%”修改为“随机抽签的比例为20%”。
在监管措施推动之下,“准入把关”持续显效。相较去年全年逾400家企业IPO终止而言,今年内终止IPO的企业在数量有了明显下降。
“监管环境明显收紧,企业在申请上市之前或许更加审慎,尽量避免‘冲申报—失败撤单’的模式。”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撤单减少可能意味着进入上市流程的企业整体“准备得更充分”,上市企业质量有望提升,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新股市场的信任,降低“上市即风险”预期。
德斯泰等已多次冲A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IPO终止的98家企业中,有包括德斯泰、钵施然在内的多家企业已多次冲击A股上市。以德斯泰为例,公司冲A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25年1月3日,公司第三次IPO进程折戟。
据悉,德斯泰是一家专业从事PVB中间膜及其光伏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6月,公司提交了创业板IPO相关申报材料;当年7月,公司抽中现场检查后申请撤回首次申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拟再度闯关,申报科创板;当年10月,公司改聘财通证券担任IPO辅导机构,因未持续报送辅导进展报告,该次辅导终止。
从本次的创业板IPO进程来看,德斯泰IPO申请于2023年6月27日获得受理,当年7月9日进入问询阶段。在首轮问询函中,深交所也对公司前次申报情况进行了重点关注,要求公司说明前次申报具体过程、撤回的具体原因。
近期沪市主板IPO终止的钵施然亦曾于2020年7月冲击创业板上市。不过,前次IPO获受理仅5个月后,公司于2020年12月21日撤回了当次发行上市申请文件。2023年2月,公司转战沪市主板IPO,但最终在今年9月19日再度撤单。
“多次申报IPO失败背后,可能反映出企业内部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多次申报过程中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企业始终无法满足上市条件。”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进一步表示,另一方面,企业可能过于追求上市速度,忽视了自身经营管理的提升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
24宗撤单项目由天健负责
在年内IPO终止的98宗IPO项目中,天健负责项目最多,有24宗。
经统计,上述98家企业中,包括厦门环能、晴天科技、云峰新材在内的10家原主板IPO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为天健。另外,天健还负责长光辰芯、多彩新媒、华兴股份等14家原拟冲击创业板、北交所、科创板IPO公司的审计项目。
排在天健之后,容诚负责的IPO项目撤单数位列第二,包括安顺控股、兆信股份等15家。除了上述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负责的IPO项目撤单数也较高,分别为8单、5单、5单。
从目前274家存量IPO市场来看,经统计,天健负责的在审IPO项目数量最多,有包括扬德环能、湖州银行、大普微在内的53家企业。立信、容诚负责的在审IPO项目数量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分别有48家、4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