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3 21:58:10 股吧网页版
进博会扩大开放新图景: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缪琦 祝嫣然

  “进博机遇”又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据新华社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11月3日宣布,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将于11月5~10日在上海举办。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明确表示,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创新设立专题展示区,引入消费新题材、新场景。在展区策划上,更加注重前沿引领;在展示内容上,更加注重创新突破;在展会成效上,更加注重发展赋能。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广婷表示,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一种新的“关税”,因为它抑制全球投资意愿,拖累经济增长,削弱全球经济中的贸易动能,各国政府及企业正积极探索新的应对路径。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等形式,推动贸易便利化,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夯实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根基。连年举办的进博会,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进博会的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不管是展览面积还是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且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国际社会对于“进博机遇”和中国经济的信心由此可见一斑。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再到“常驻客”,进博会的“朋友圈”正持续扩大。

  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对于这个世界级交流平台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他对第一财经表示:“进博会已成为他们首发首展创新产品、集中呈现前沿科技、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而这个平台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国际化的展示平台,还在于强大的参展阵容和广泛的‘朋友圈’,而霍尼韦尔希望持续把握住进博机遇。”

  据余锋介绍,霍尼韦尔累计在进博会上展出了约170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多数已经在中国市场成功落地。

  同样是一届不落的进博老友——贺利氏大中华区总裁艾周平表示,进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览,更是创意与机遇交汇之地,“‘在中国为中国’是贺利氏在中国的长期策略,我们已提前签约第九届进博会,我们希望继续依托这一绝佳平台,进一步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区域及地方之间的合作始终在升温。美国“俄勒冈-中国姐妹关系委员会”执行主任蓝进今年将第三次组织俄勒冈州贸易代表团参加进博会并设立展台。在他看来,“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最清晰、最坚定的开放信号”,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众多海外企业铺设了一条高效触达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合作伙伴的“快车道”。这里不仅是重要的销售和利润来源,更是关乎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要地,“失去中国市场,就意味着将在全球竞争中掉队”。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等挑战,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却连续12个月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落地的门店已超过400家。无印良品全球总裁清水智表示,进博会是连接全球资源的“助推器”,为海外企业深耕中国、辐射全球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中国层次更多元、内涵更丰富、潜力更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全球新品诞生、企业长效发展的推动力。

  全球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品“首发地”,更是前沿技术“首秀场”,也实实在在助力了全球生意。

  官方数据显示,前七届进博会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约3000项,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第八届进博会现场的新意只增不减。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铭远(Martin Fischer)属于进博会上的“新面孔”——这是他履新后的首次参与,但不妨碍蔡司的“进博资历”——这家全球光学巨头即将第八次在现场亮相。他表示,进博会已成为全球新品首发、技术首秀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今年,蔡司将重点展示多项本土创新的里程碑成果。

  同样是“全勤生”的美敦力今年将集中展示百余款创新医疗科技产品及解决方案,包含6款首展产品,呈现出“智能化、微创化和平台化”的医疗科技发展趋势。其中,全球首款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器将上演“亚太首展”,该系统能够“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感知不同动作下脊髓生物信号的变化并实时自动调整刺激。另外5款“中国首展”产品包括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黑科技”,以及全球新一代的人工心脏瓣膜等。

  在过去的7年里,阿斯利康已带来18个“进博宝宝”,不断加快从展品亮相到患者可及的转化进程。今年,该公司2款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创新药将首次亮相进博舞台,并有多款新拓疾病领域创新疗法亮相。

  作为今年的亮点之一,贺利氏在中国市场首发了一款来自比利时的新产品,专为改进炼铝工艺而设计。同时还将发布推动绿氢规模化生产的贵金属催化剂,以及为芯片制造设备提供核心支持的高纯石英等。

  瑞士创新听力保健解决方案供应商索诺瓦是今年进博会上的“新朋友”。索诺瓦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方芳此前告诉第一财经,自去年参加了进博会周边活动后,他们决定今年“转正”成为进博会的一员,并携全球首创的“太极2.0”人工智能助听器登场,同时展出人工耳蜗、高保真音乐耳机等创新产品。

  随着进博“朋友圈”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大门“越开越大”,这个超大市场不仅在为全球越来越多的区域提供商机,也在成为投资的热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提供碰撞交融的灵感。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在华外资持续加码本土化创新

  随着“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溢出效应持续释放,中国超大市场以及完善产业配套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大量在华跨国企业持续深耕本土化战略,并加码研发投入。

  “霍尼韦尔对在中国的持续成长充满信心,并将继续加码本土创新和运营。”余锋表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劲的创新活力,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对霍尼韦尔而言,中国始终是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余锋解释说,这不仅因为市场规模,更因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在新质生产力和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与霍尼韦尔的核心业务高度契合。该公司已在中国布局10个工程研发中心和五大研究院,拥有超过4500项中国有效专利及专利申请,构建了多领域的创新网络。将在今年进博会上展示的8款新品,多数都由中国团队本土研发。

  阿斯利康也借着“进博会”的东风持续加码中国,累计投资总额超过17亿美元。扩大产能之外,诞生于2020年进博会现场的在华首个全球研发中心已在2024年升级为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也在近期启用。

  把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端的研发制造搬到中国实现本土化的蔡司,今年9月已实现三款本土制造高端显微镜的首产下线。目前,该公司以长三角和大湾区为两个发展中心,依托强大的本地供应链,着力打造“高端设备高地”和“眼健康高地”。今年蔡司正式启动的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将全面整合升级原有总部运营、销售、研发、生产、供应链等职能,构建高效协同的运营体系,助力本土创新研发。

  余锋告诉第一财经,霍尼韦尔在深耕中国市场的同时,许多产品不仅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也随着中国客户“走出去”,拓展到了海外市场,比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在中企“出海”大潮下,他们积极推动国内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仍是全球经济的最强“引擎”之一。数据显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虽然存在“逆全球化”杂音,但中国强势推动的开放和双向联通还在继续。以美敦力为例,该公司在中国拥有近7000家供应链合作伙伴,2025财年本土采购额预计约5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90%的直接采购将供给美敦力的海外工厂。

  除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今年进博会将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这个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惠全球”的能量还在增强,不断释放。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