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曾是演出市场的核心主场,但如今这一格局正被打破。在扩内需促消费、促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近两年来不少二线城市纷纷发力演唱会和音乐会经济,崛起成为新势力。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下称《演出市场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大型演唱会正向二线城市集中。2024年二线城市大型演唱会票房占比从2023年的56.2%上升至61.9%,场次占比则由2023年的56%升至62.4%,一线城市的票房与场次占比则均下滑。
怎样的城市正赢得演出市场的青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近日举行的“亚洲演出娱乐行业峰会2025”上了解到,随着行业加速向二三线城市下沉,那些文娱需求旺盛、年轻消费力强劲的城市正成为焦点。跨城观演规模与消费外溢潜力等都是核心判断指标。
与此同时,政策、基建与区位构成的“硬实力”也是影响市场选择的重要因素,能否以服务与体验等“软实力”赢得艺人、机构与歌迷的“人心”则是另一关键。
而在演出市场回归理性的当下,一座城市的终极魅力,在于其是否拥有独特、有趣的音乐与文化灵魂。
硬实力与软实力
《演出市场报告》显示,成都、杭州、重庆、南京、武汉、苏州、太原等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在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榜位列前十。其中,杭州、苏州、太原由2023年的十名开外分别跃升至2024年的第五、第九和第十;常州则持续领跑大型音乐节城市票房,同时在跨城观演占比方面位居第一。
以杭州、常州为代表的新晋热门演唱会城市展现出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演唱会经济,对此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例如,常州2023年出台《营业性演出奖补实施细则》,对单场观众人数超5000人的演出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以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同时,公安、网信、城管等多部门高效协同,全力保障演出安全、顺利举办。
二是本地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能力强劲。杭州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前十;常州人均消费支出居全国前三十,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前二十。
三是区位优势显著、基础设施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与现代化大型场馆等硬件条件,使两城不仅能够承接高规格演出,也极大便利了周边地区歌迷跨城观演。
相较之下,太原虽在城市经济与消费力、区位、基础设施上较头部长三角城市不占优势,但其仍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市场潜力可观。同时,太原独特的文旅资源,有望借助文旅热的“东风”,吸引大量歌迷前来。
太原演唱会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在“人心”上下足功夫。
近期刀郎演唱会山西场引发热烈反响,现场的无人机与烟花秀打动了全场歌迷与刀郎本人。山西致其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晋伟在受访时透露,太原原本并不在巡演排期之内,最终能够成功落地,得益于运营方以最大诚意主动邀请,并与当地政府高效协同,第一时间满足了主办方的各项要求。
为使城市借演唱会成功“出圈”,主办方精心策划了无人机与烟花大秀。当千架无人机在夜空中拼出“山歌淬火时,风骨自铿锵,不向浮名折,弦音有脊梁”的字样,随即漫天烟花绽放,现场数十万歌迷感动不已,刀郎本人也一度哽咽。
“太原想出圈必须在服务上做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叫‘歌迷之城’。”段晋伟表示。一场场这样的“出圈”演出,让太原逐渐从无到有积累起好口碑。
有趣的灵魂
2023年以来,演唱会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城市的魅力取决于其能否打造独特的音乐品牌与产品,并与城市其他特色资源及城市文化深度联动、形成合力。
对此,太原的核心策略是将演出活动与城市IP深度融合,形成鲜明的特色与合力,同时不断创新演出策划与服务,让歌迷与艺人有“回家”的归属感。刀郎演唱会上的无人机和烟花秀即是一例。
在与城市IP的融合上,山西联动了艺人资源,鼓励艺人参与山西景点的打卡、非遗体验,通过艺人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更多歌迷对太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今年山西文旅因《黑神话:悟空》大热,有望借助城市出圈效应,让演艺与文旅双IP共振。
在服务方面,山西打造了歌迷之城太原崇礼的专属IP,升级了很多的服务,包括本地特产伴手礼、烟花表演、无人机表演,以及免费坐垫、饮用水等周边,还设置了公仔打卡点。
常州则在吸引优质演唱会资源的同时,在音乐节这一赛道上发力,打造了太湖湾音乐节、超级芒禾音乐节等头部音乐节IP,票房号召力突出。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音乐节演出票房达1.9亿以上,占江苏音乐节票房的32.5%,占全国音乐节票房的6.3%,总观演人次超28万。据“常州发布”,太湖湾音乐节于2024年“五一”及“十一”假期连办两届,营收达2亿元,拉动周边消费约16亿元,创下全国音乐节票房新纪录。
在推动音乐演出发展上,常州以“青春乐都”为IP,一方面塑造了充满青春活力与梦想的鲜明城市标签,另一方面将音乐演出与城市品牌与城市文化深度联动,推动多元的本土音乐节品牌发展,形成了有特色、广包容、高黏性的城市音乐节生态。
据常州市文广旅局统计,2023年到2024年,常州吸引的乐迷中有近八成为18-29岁的青年,跨城观众占比74.3%、跨省观众占比超50%。
当演出市场的潮水涌向更广阔的内陆,城市的音乐与文化灵魂,是它最亮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