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并作出“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等具体部署。《建议》明确“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强调“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消费始终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生命线,《建议》以极大的政策力度在“提振消费”上着墨落子,可以说意味深长。把促消费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盘活消费需求和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带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居民增收,进一步为改善民生提供新的社会支撑力量。“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作为对现代社会经济市场的有效反馈,消费是需求的直接体现,关联到商品的生产与服务的供给,而稳定的消费需求更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驱动力。
《建议》以“促消费”为抓手,提纲挈领串起民生需求、产业升级与市场活力,用扎扎实实的拓增量举措,呼应普通社会成员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信心。各地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充分结合重大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就在日前,因应十五运会即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开幕,广州就精心打造“全运有礼”系列优惠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其中,广州市体育局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通过“群体通”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发放30万张体育场馆运动优惠券,推动体育运动的全民参与,通过赛事经济带动运动产业的潜能激活,周边经济生态也随之扩容升级。促消费所带动的,是生活习惯、品质的提升,是民生基本福祉的厚植。
正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所言,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人,市场潜力巨大。而如何守护和激活这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庞大市场资源,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为例,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的广阔市场,为广东同时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蓬勃的消费潜能。依托于动辄亿级流量的消费人口资源,广东持续通过各项具体的促进措施推动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在广东消费、来广东过节也成为日趋成熟的国民消费场景。
消费不仅是需求,更是信心,是社会成员尤其是市场主体对经济持续向上向好的坚定信念与参与感。促消费与惠民生,核心要旨都是以“人”为根本,消费靠人,持续性地提振消费更惠及社会层面每一个普通人。《建议》提出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品牌引领、标准升级、新技术应用,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而这与《建议》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宏观意旨遥相呼应。国家对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一系列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不仅是基于对新兴经济增长点的看重,更是对新技术、新产品所能带给国民生活品质提升与迭代的期许。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让市场良性运转起来、让国民福祉不断增强的源头活水。《建议》从提振消费入手,综合施策、协同用力,就是在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向上向好开题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