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1 06:37:29 股吧网页版
新华指数观察|紫云红芯红薯:从“地理标志”到“数字品牌”的跃升之路
来源:新华指数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韩燕)在贵州安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群山之间,一颗红芯红薯正悄然完成从“地方特产”到“全国品牌”的华丽转身。依托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生态馈赠、百年种植传承的品质积淀,以及近年来数字赋能与全链升级的系统推进,紫云红芯红薯不仅延续着“食有板栗香、熟如鸡蛋黄”的味觉传奇,更在2025年三季度迎来品牌影响力的结构性跃升。

  据新华指数研究院最新监测,2025年三季度,“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虽受传播节奏调整影响,总指数环比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上涨14.40%,长期增长态势稳固。尤为亮眼的是,9月17日“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在京首次面向全国发布,单日引爆传播峰值,新华社客户端及新华财经客户端、网页端累计浏览量超470万次,成为本季度品牌声量的“破圈点”。

ae5cb12719bc4e7e941fec688848ca3d.png

图为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趋势图(2024Q1-2025Q3)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生态筑基:百年薯脉,厚植品牌根基

  紫云红芯红薯的崛起,根植于独特的自然禀赋与历史传承。当地以黄泥土、黄砂泥土为主的山地土壤,配合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为红薯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核心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五峰街道和白石岩乡,扩展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格凸河镇、猫营镇、板当镇、坝羊镇、松山街道和云岭街道。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紫云红芯红薯外形为圆梭锥形、黄皮红芯,蒸熟后晶莹软糯、无渣香甜,富含钾、可溶性糖及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含量低,兼具营养与口感优势。自201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紫云红薯接连斩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A级认证”“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殊荣,品牌辨识度与公信力持续夯实。

480a875892454b7490a1635b2b84765a.png

图为紫云红芯红薯营养物质含量(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供)

  数字赋能:指数发布引爆全国关注

  2025年三季度,品牌传播迎来关键转折。9月17日,在“2025新华指数庆丰收秋季发布暨农业战略风向标大会”上,“新华·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作为重点成果首次全国亮相,引发央省媒体密集报道。新华财经、经济参考报、人民资讯、海外网等中央媒体刊稿63篇次;天眼新闻、多彩贵州网、掌上安顺等省市媒体发布211篇次,形成“央地联动、全媒共振”的传播矩阵。

  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网监测相关信息1035条,较二季度增长57.29%;传播平台以客户端(40%)和视频(28%)为主,合计占比近七成;传播地域覆盖贵州、北京、上海,并向全国扩散。热词分析中,“指数”“品牌”“红薯”位居前三,反映出公众对“数字品牌”概念的高度关注。

7db3386ee10c46a6b173444478de132b.png

图为紫云红芯红薯品牌影响力指数指标环比(条)

  数据来源:新华财经数据库

  全链深耕: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迁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产业链的系统性升级。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以“一县一业”为抓手,投入专项资金完善机耕道、地窖、冷库、连栋大棚等基础设施,并与贵州省农科院合作推广脱毒育苗、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动种植标准化、规模化。白石岩乡推行“薯粮套种”模式,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双赢。

  加工端,红芯红薯全粉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延长产业链条;销售端,线上线下融合发力。三季度,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关内容达223条,农人账号通过“现挖现发”“产地直供”等场景化内容带货,#紫云红薯# #高山红薯# 等话题持续升温。

  尤为可贵的是,自媒体平台好评率连续保持100%。消费者普遍反馈“口感软糯”“复购率高”,天眼新闻报道指出其线上复购率超70%。白石岩乡村民高明花感慨:“在基地务工一天挣100元,日子踏实。”这颗“红心”薯,正实实在在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薯”。

  竞合共进:在全国格局中锚定坐标

  面对河北卢龙甘薯、河南唐河红薯、福建六鳌地瓜、四川遂宁红薯等竞品产区的加速布局,紫云红芯红薯以“地理标志+数字品牌”双轮驱动,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不同于部分产区聚焦出口或深加工,紫云更强调“生态原产地+鲜食品质+文旅融合”,通过丰收节、采摘体验、市长推介等方式,将农产品嵌入旅游与文化消费场景。

  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安顺美食”“紫云珍品果蔬”等标签被广泛种草,文旅与农业的边界日益模糊。“紫云红芯薯等果蔬珍品,是健康的礼赞,更是吃不完、停不下的安顺味道。”

  从百年山地种植到国家地理标志,从田间地头到新华指数发布厅,紫云红芯红薯正以“红心”为笔,书写贵州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范式。它不仅是一颗红薯的进化史,更是一个县域以品牌化、数字化、全链化思维激活乡村产业的生动样本。未来,随着“数字薪火”持续点燃农业新动能,这颗来自大山的“红心”,必将照亮更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