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评级较低、市场认可度不高等因素,民营企业发债长期以来面临发债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的局面。但在江苏,民企发债难的难题正在得到解决。
10月30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5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并解读前三季度全省金融统计数据,介绍金融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举措,以及债务融资工具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其间,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林琳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从江苏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企业看,民营企业占比超四分之一。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的数量占比为11.59%。江苏的这一数据,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倍多,是怎么做到的?
“一方面,加强与风险分担工具运作机构的协同,有序推进工具在江苏应用;另一方面,发挥好‘央地协同’风险分担机制的作用,持续完善江苏地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生态。”林琳这么说。
民企发行科创债整体占比低
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科创债在2022年正式推出以来,截至2025年8月,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科创债发行规模累计达3.69万亿元(3572只)。
数据显示,科创债发行主体集中于国有企业,其中,央国企发行科创债的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32.78%、44%;地方国企发行科创债的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51.62%、44.32%;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的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11.59%、8.2%。
此外,民营企业发行科创债的票面利率整体高于国企等其他主体所发行的同期限科创债。
“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证券中介机构在开展科创债发行业务中的经历与经验,民营企业对科创债市场参与度较低的原因,与企业自身资质与申报能力偏弱、市场估值定价与风险缓释工具匮乏、政策支持力度与协同效率有限等三方面因素有较大关系,这也正是制约民企参与科创债发行的主要问题。”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证券研究所所长邓淑斌表示。
邓淑斌认为,从民营企业自身原因来看,民企往往科创属性不突出,信用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增信手段,企业申报能力也往往不足。从市场环境来看,也缺乏针对民企科创成果(专利、软著、技术秘密)的统一估值定价体系,投资者风险偏好低,认购意愿不足,也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支持。从政策环境来看,主要问题体现于:针对发行前端的政策支持相对单一,跨部门协同和流程衔接有待进一步理顺,违约处置机制“不健全”。
以完善风险分担为手段
而江苏解决民企发债难问题的破局思路,就是从信用增进领域着手,以完善风险分担为手段。
今年以来,我分行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填补江苏地区信用增进领域空白,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一方面,加强与风险分担工具运作机构的协同,有序推进工具在江苏应用。加强与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的合作,摸排辖内清科排名靠前的股权投资机构名单并积极向中债增推荐,配合中债增推动落实风险分担机制方面的配套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反担保措施、费率等企业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发挥好‘央地协同’风险分担机制的作用,持续完善江苏地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生态。支持推动组建江苏省级信用增进公司,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激发民营企业发展动力。林琳说。
据介绍,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这样发挥作用:一方面,为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对于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来说,很难得到投资人的认可。通过风险分担工具的增信支持,打通了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市场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长期、耐心资本,从而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种子资金支持,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另一方面,风险分担工具提供资金支持。在市场化原则下,工具在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过程中发挥“基石投资人”的领投作用。特别加大对民企、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的支持力度。同时,除中央层面设立风险分担工具进行支持外,地方层面,可由地方增进及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与风险分担工具共同为民营股权投资机构提供增信,构建“中央+地方”合作的风险分担体系。
在全国风险分担工具首批支持的5个项目中,江苏落地的就有2个:金雨茂物债券发行综合融资成本2.69%,较往年下降3.01个百分点;毅达资本债券发行综合融资成本2.33%,低于预期0.67个百分点,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形成示范效应。
“从我们自己的感受来说,首先就是融资成本降低。除了债券利率降低以外,我们也省掉了担保费的开销。一般情况下,发债都是要有担保方的,然后我们公司要找担保公司来做,那就要有担保费的支出,现在找担保这个环节没有了。另外,时间上也确实是加快了。”金雨茂物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在毅达资本债券发行的过程中,则是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江苏银行分别创设50%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为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增信,助力企业在无主体、无债项评级的情况下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今年还设立了江苏省科技金融(科创债券)服务与促进中心,近期已举办了首场线下活动。该中心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全流程科技创新债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