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78星云的光之巨人们,在中国商业市场掀起了阵阵热潮。
近日,又一依托奥特曼IP的企业开启了上市征途。不久前,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该公司定位为“IP趣玩食品企业”,依靠IP售卖零食。根据上市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奥特曼主题产品为其带来了累计近13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搭乘奥特曼这艘“快船”,金添动漫驶向了资本港口,然而,资本市场的审视不仅是过去的辉煌,更是未来的潜力与风险,依赖头部IP,核心产品收入下滑、IP授权非独家等考题,仍然待金添动漫解答。《中国经营报》记者就IPO相关问题,联系金添动漫方面,但对方表示“暂不接受采访”。
IP背后的情绪生意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收入计算,金添动漫分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和2.5%。
金添动漫的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创始人蔡建淳创立了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自2009年便开始创造性地将IP概念融入传统零食,即“IP趣玩食品”,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获取知名卡通、动漫、影视等形象的正版授权,将其应用于食品包装、造型乃至产品本身,从而提升产品的趣味性和附加值的商业模式。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在全国建有五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其中,“蛋产品奥特蛋”成为金添动漫的爆款产品之一,在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销量约为7000万件。
实际上,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的业绩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5.96亿元增长至8.77亿元,同期净利润从3671万元大幅提升至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44亿元,净利润7004.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13.5%。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毛利率从2022年的26.6%增至2024年的33.7%,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34.7%。
多年的潮玩行业从业者金旭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种情绪生意,金添动漫这种将普通零食从“可食用商品”升级为承载童年记忆、动漫情怀的“情感载体”,在带来产品溢价的同时,更能吸引人。从商业上讲,人们可以因为这种情绪价值而降低价格敏感度。
蔡建淳也曾公开表示,与IP联名最大的推动作用是让食品从“可食用商品”升级为“情感载体”,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不仅因为食物好吃而购买,更多是促使消费者因为喜欢IP角色,且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情绪价值而购买。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对企业来说,并不会带来品牌积淀。眺远营销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认为,如果公司只把IP当包装印花,没有内容运营能力,消费者买的是“奥特曼”三个字,不是“金添”。
奥特曼贡献半壁江山
金添动漫的情绪生意高度依赖头部IP,尤其是奥特曼这一超级IP。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奥特曼主题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73亿元、4.18亿元和4.7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依次为62.6%、63%和54.5%。
尽管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但核心收入仍然集中在几个头部IP上。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授权IP贡献了公司85.7%的收入。
不过,这种依赖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微妙变化,奥特曼IP收入同比下滑17.07%至1.95亿元,同期小马宝莉IP收入同比增长119.07%至1.01亿元。
同时,金添动漫26个IP全部来自外部授权,除了奥特曼和小马宝莉,还有源自日本的吉伊卡哇、三丽鸥、柯南、蜡笔小新,源自美国及欧洲的小猪佩奇,以及来自中国本土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猪猪侠、熊出没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IP版权费占营收比重并不高,但也在持续上涨。2022年至2024年,金添动漫IP版权费分别为2114.4万元、2457万元、3678.6万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IP版权费为2001.6万元,同比增长21.9%。三年半的时间里,金添动漫已花费超1亿元用在购买IP或为IP“续费”上。并且,金添动漫的IP授权协议期限普遍在1至3年,需定期续签。其中,奥特曼IP的期限仅剩12个月。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提到,一旦IP授权出现变化,无论是未能续签还是授权费用上涨,都将直接推高产品成本,影响供应稳定。
金添动漫方面坦言,若核心IP受欢迎度下降、授权方不再续约或续约条款恶化,如提高授权费用,其将面临丧失销售产品的权利以及收入下滑的风险。
记者注意到,食品行业进行IP联名已经成为“常规操作”,如伊利QQ星、奇多妙脆角都有奥特曼IP联名产品。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奥特曼食品”,就出现了不二家奥特曼联名饼干;英氏奥特曼山楂棒;SANTREATS心彩滋奥特曼联名巧克力等产品。
也有品牌选择了“食品+玩具”的产品设计,如不二家奥特曼联名饼干,产品内就包括饼干和奥特曼卡牌;SANTREATS心彩滋奥特曼联名巧克力,则是在产品内包含了奥特曼徽章。
在食品和玩具之外,其他品牌对IP的运用更加深入。此前,蒙牛旗下的冰品品牌随变冰淇淋与全球知名超级英雄IP奥特曼强强联手,推出了随变与奥特曼联名款经典香草口味冰淇淋。
奥特曼之外,另一个给金添动漫带来业绩增长的IP小马宝莉,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记者注意到,除了金添动漫旗下添乐卡通王、TALAS推出了小马宝莉产品,上好佳也推出了小马宝莉礼盒;SANTREATS推出了小马宝莉金币巧克力糖果;蒙牛则与小马宝莉联名推出了一款奶酪棒。
奥特曼、小马宝莉等作为顶流IP,其联名产品确实丰富,但也导致市场竞争正在加剧。许多品牌都能获得非独家授权,同类产品众多。而事实上,这对依赖头部大IP的金添动漫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仍需培养核心能力
实际上,2025年以来,奥特曼与资本市场不断传出新故事。1月,“中国版乐高”布鲁可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之前,奥特曼IP占布鲁可总营收一半左右;4月,卡游在港交所二次递交招股书,奥特曼卡牌是其热销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金添动漫和上述两家公司在招股书中均提及了“IP若未能顺利续约”带来的风险。
实际上,三者的主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归为IP生意,这对其产品设计能力与运营能力有着一定考验。
有创投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提到,从核心能力来说,获取IP授权、对于IP的深度理解及产品内容体系的打造、销售渠道的搭建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添动漫正在进行渠道变革,将战略重心从经销商转向直销零售商。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金添动漫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占比从95.2%降至66.1%,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到55.1%。与此同时,公司来自直销零售商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猛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已与鸣鸣很忙及万辰集团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绿光派对及永辉超市等零售店合作,涵盖超市、IP主题快闪店、电商旗舰店、自动贩卖机等消费场景。
这一转型导致客户集中度飙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飙升至40.7%,而在2022年,这一比例仅为4.1%。
同时,随着销售模式转向直销,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显著增加。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由2022年的3.5天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0天。
招股书显示,金添动漫此次赴港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扩充销售网络及销售与营销团队,扩充产能、升级供应链及IT基础设施,丰富IP组合,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等。
从募资用途来看,若能成功上市,对金添动漫的未来发展将起到很强的助推作用。但面对奥特曼IP授权仅剩12个月的期限,以及核心IP收入下滑的现状,金添动漫能否在港交所讲出一个超越“奥特曼依赖”的新故事,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