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表示,五年来,天津市立足“保障有力”,全力打通交通“大动脉”,基本建成全市“一带三轴两廊”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天津港基础设施能级实现跨越,现有5条航道、最高等级30万吨级,万吨级以上泊位较2020年增加24个、达到147个;天津市高铁城际通车里程增加32%、达到410公里;规划“九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建成88%、通车里程1358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天津市基本实现市域30分钟到高铁站、15分钟上高速,京津雄0.5小时、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五年来,天津市立足“世界一流”,充分发挥天津港优势和作用,大力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天津港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迈进,持续推进以港促业兴城,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集装箱航线较2020年净增18条、达到148条。预计2025年,货物吞吐量约5.91亿吨,位居全国第八、全球第九,“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3.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六、全球第八,年均增长6.1%。
五年来,天津市立足“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由“补短板、强骨架”向“优网络、提品质”转变,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3条高铁联周边的“轨道上的京津冀”骨架基本成型,开通运营12座高铁车站,京津冀国省级公路接口达到49个。
五年来,天津市立足“人民满意”,聚焦便捷出行和高效运输,深化内涵式发展,推动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连续三年实施轨道交通、公交、出租、公路、民航、铁路、邮政等十个领域服务品质提升行动,2024年,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分别为5669万人次、1844万人次、6.4亿人次,高速公路交通年出行量2.54亿辆次,年均增速分别为21.1%、15.2%、17.2%、4.4%,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1%。大力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024年,铁路、公路、水路货物年周转量分别达到551亿吨公里、716亿吨公里、1811亿吨公里,年均增速分别达18%、2.9%、5.9%。2024年快递业务量19.39亿件,年均增长约14.2%。天津市网络货运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平台企业达到134家。
五年来,天津市立足“改革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转型,交通运输正在加快智慧、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含新量”,入选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自动驾驶重卡实现京津跨省高速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行业标杆,在全市率先开展大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应用广度与深度位居全国前列。着力提升“含绿量”,成功创建交通运输部绿色出行城市,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新能源车辆占比分别达到87.2%、74%。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十四五”期间天津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行业各领域安全监管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逐步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显著,有力支撑天津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