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2025“活力杨浦”数字经济打造人民城市“生活圈”主题对话活动在上海举行。
商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张金普表示,城市更新三大核心要素中,“产业升级”居于首位。而以区块链、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实现的“数据驱动商业升级”,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正在构建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城市发展新动能。
在他看来,城市更新的核心引擎,正从过去的模式创新,转向以数据驱动社会资源更精准分配的全新范式。

商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张金普,每经记者祝裕摄
据张金普透露,商米科技与杨浦区医保局、数据局合作,对区内近100家医保药店进行了数字化“武装”。交易数据在脱敏、上链并进行可信数据空间等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后,变得不可篡改、合规可信。随后,商米科技团队基于这些持续滚动的数据建立模型,尝试将其转化为评估药店经营健康状况的数据产品,并输出给银行。银行利用这一产品进行风控评估补充,迅速识别其中多家传统尽调难以发现、但实际经营优质的药店,并为其提供信贷支持。
“一旦数据可流动、可产品化,就能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张金普表示,过去,银行为小微企业授信成本高、风险大,社会金融资源难以精准滴灌。而今,数据模型让“良币”得以浮现,社会资源得以流向更优质的经营者,整个城市的商业运行成本因此下降,效率得以提升。
张金普勾勒了数据价值释放的路径:产品化、商品化到资产化,实现全链条的价值转化。
数据产品化是将原始数据通过模型转变为可被直接应用的产品,如给银行的风控指标。数据商品化是让这些产品能够在数据交易所等市场中进行合规交易。而最终的数据资产化,则意味着数据本身能够作为一种可信的资产,用于融资、定价,甚至吸引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某个表现优异的线下门店。
再以一条商业街为例,其商户可能年均存活率不足一年,这背后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张金普认为,数据驱动能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通过全域数据洞察,精准判断街区还缺何种商业形态,使招商和规划更科学;二是打通线上线下,实现跨业态的供需精准匹配,降低消费者搜索成本,提升商户获客效率。
在张金普看来,数据驱动城市升级,远不止于安装更多传感器或开发更炫酷的APP。它关乎如何将城市中海量、孤立的商业行为,转化为标准化、可信任、可流通的数据资产,并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无论是金融资本、物理空间,还是消费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