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10月31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决算。前三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122亿元,净利润盈利117.2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客货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国铁企业经营质量效益持续提升,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铁集团财务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国铁集团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全力推进铁路建设、客货运输、科技创新、改革经营等重点工作,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的运输支撑。
一是铁路客运发送量创历史新高。统筹用好新增线站车等运力资源,动态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图,进一步提升铁路客运能力、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创历史同期新高。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专列,定制化开行“歌迷专列”“球迷专列”,全国铁路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同比增长27%,激活“主题列车+”经济,促进了服务消费发展。开好中越、中俄、中蒙等国际列车,广深港高铁、中老铁路分别发送跨境旅客2330.9万、19.7万人次,有效助力跨境人员交流和商贸往来。
二是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全国铁路一张网和调度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持续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落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不断提升铁路物流能力效率和服务品质,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30.3亿吨,日均装车18.53万车,同比分别增长3.4%、4.3%,呈现稳中有升良好态势。精心组织能源保供、石油、化肥农药、防汛救灾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大力发展物流总包服务,积极融入企业供应链,前三季度累计签订物流总包合同运量13.6亿吨。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开发铁水联运“一单制”物流产品172个,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1277.8万标箱、同比增长16.9%,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汽车达14.3万辆,完成铁公联运运量2.42亿吨。铁路物流金融服务进一步提质扩容,创新推出“铁路运费证”物流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较好地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充分发挥铁路建设投资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拉动效应明显的优势,统筹运用资源力量,优质高效推进铁路规划建设,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累计投产新线968公里,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四是铁路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CR450科技创新工程进展顺利,CR450动车组样车在渝黔高铁、沪渝蓉高铁、沈白高铁等多条线路成功开展了型式试验和运用考核,各项指标表现良好,试验期间创造了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新纪录。深入推进铁路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运输组织等领域技术创新,铁路数智化技术创新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铁路各业务领域广泛应用,科技在保障安全、支撑建设、提质创效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充分发挥。
五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有力有效。积极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着力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中吉乌铁路6月29日全线开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货物18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3%;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贝诺段保持安全平稳运营,促进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精心组织跨境货物运输,中欧班列开行1.45万列,中亚班列开行1.08万列、同比增长22.8%,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是运输安全保持持续稳定。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主动预防、超前防范、源头治理,进一步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高可靠的铁路现代化安全保障体系。
该负责人介绍,随着铁路客货运输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铁路客货运量呈现量质齐升态势,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62.79%,较上年末下降0.72个百分点,国铁集团经营形势持续稳中向好。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深化改革创新,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