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新加坡10月31日电(记者刘春涛)继10月下旬创下历史新高后,现货黄金价格近期经历了一场“崩盘式”回调。新加坡大华银行(UOB)在31日发布的《大宗商品策略》报告中指出,此次回调是“非常必要的”,旨在消化过去三个月积累的“过度投机性多头头寸”。
报告同时强调,尽管短期价格大幅波动,但黄金积极的长期基本面,包括强劲的央行配置需求和投资者购买,仍然保持不变。
短期回调:消化过度投机
大华银行的报告显示,现货黄金价格从10月20日的近4400美元/盎司跌至10月28日的不足3900美元/盎司,短短一周多内下跌约500美元。
大华银行市场策略主管Heng Koon How指出,此次回调在金价经历了三个月的“抛物线式”飙升后显得更为温和。报告认为,回调是必要的,以削减过度的投机性多头仓位。数据显示,Comex黄金期货净非商业仓位,在10月初已接近历史高点。
长期基本面:依然稳固
尽管价格出现修正,大华银行认为支撑金价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强劲。报告指出,各国央行的持续稳定配置,以及投资者通过实物金条、期货和ETF等多种渠道的强劲购买,是金价上行的根本动力。数据显示,全球黄金ETF的总持有量已升至近1亿盎司,价值近4000亿美元,且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金价回调,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的黄金仓单库存仍在攀升,从7月初的不足20吨增至接近90吨。
机构佐证与最新预测
大华银行的观点也得到了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数据的印证。WGC在10月30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当季全球黄金总需求升至1313吨,创下新高。WGC指出,“投资者仍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央行在第三季度净购金220吨,持续成为黄金需求的坚实支柱。
基于此,大华银行维持对黄金的积极展望,并将其对未来四个季度的预测小幅上调100美元/盎司。该行最新预测为:2025年第四季度达到4000美元/盎司,2026年第一季度4100美元/盎司,第二季度4200美元/盎司,第三季度4300美元/盎司。
展望短期走势,报告提示了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不过,技术分析显示,目前3751美元价位将提供坚实支撑。报告认为,从更长期看,若避险多元化需求持续,金价“完全有可能”达到5000美元/盎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