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6:38:00 股吧网页版
新修《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起实施,带薪陪护假入法
来源:上观新闻

  截至2024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77.62万,占总人口的37.6%,且高龄化趋势明显。

  当老人重病入院,子女不在身边,该如何?老人想将余生托付给他人,却苦于没有血缘关系,又该如何?

  9月25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决定,新修改的条例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新修《条例》不仅对意定监护作出相关规定,还新增陪护假制度,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赡养人可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五个工作日的带薪陪护假,若为独生子女还能再多两天。

推动意定监护“落地可感”

  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的生活无法得到家庭充分照料,当他们丧失行为能力时,谁来担任监护人?比如老人孤身一人动手术,谁能在“家属”一栏签字?

  意定监护制度,允许老年人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是以充分尊重老年人自主意愿为理念的制度设计。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常江表示,为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新修改的条例细化意定监护实施,推动意定监护“落地可感”。

  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可担任监护人的主体,即“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并明确意定监护协议可以邀请居村委、老年人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等见证现场情况。

  条例还引入“监督人”的概念,鼓励老年人及其监护人将意定监护协议信息告知民政部门或者居村委,并支持专业性社会组织担任监护人,或者提供监护监督,并强化民政部门监督管理职责。

  “该条款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了制度框架,但尚需通过具体配套政策转化为可执行的操作规范。”市民政局副局长娄国剑认为,这一制度设计很有必要。

  调研中,部分想尝试意定监护的老人有顾虑:“签字”后的服务质量来由谁来保障?娄国剑表示,监督人的职责是对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进行监督,确保监护人履职过程透明、规范。市民政局正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包括制定意定监护协议示范文本、居村委会参与见证的工作指引等。

不设“年龄红线”,鼓励银发消费

  因为“年龄”限制,老人在日常消费中遭遇了不少隐形门槛。

  比如外出旅游,超过70岁的老年游客,部分旅行社不接待,而能接待的旅行社也需要老人签署免责协议,有的还要求有家属陪同,并购买额外保险。

  去健身房运动,超过一定年龄的老人也处处受阻,有的要由私教进行评估后才能办卡。办了卡,老人还需定期提供体检报告。还有一些健身机构,干脆“一拒了之”。

  老人想用信用卡优惠,或者提高信用卡额度,也很难申请。一些金融机构规定,信用卡申请人需要拥有固定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可靠的还款保障。而仅有退休金的老人被视为“还款能力单一”,被拒之门外。

  “老年人的消费不应被‘年龄红线’阻隔,而这制约了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张婷婷说。

  新修改的条例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鼓励经营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与其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年龄限制。

  银发经济事关增进老年人福祉,市人大调研发现,目前老年人旅游和康养需求增长明显,但市场上的旅游产品和标准规范还不够丰富,老年人对于康养信息还缺乏便利可靠的获取渠道。此次立法明确提出我市发展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积极培育银发消费市场。从促发展、防风险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方面积极培育银发消费市场,强化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压实监管职责,保护老年人消费权益,为老年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带薪照护,陪护假入法

  家中有老人生病住院,往往是子女最焦虑的时刻。一边是忙碌的工作,一边是重病的老人,常常难以兼顾。

  市人大代表姚键说,调研中很多老人都反映,子女工作忙、假期少,生病护理只能靠老夫妻之间相互支撑照顾,或者是请护工。

  在上海,陪护假正式入法,新修改《条例》明确,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赡养人可以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五个工作日的陪护假。

  姚键还提出,不少家庭呈现倒金字塔式结构,独生子女的照护压力更大。针对这一群体,法规明确,赡养人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所生的独生子女的,可以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七个工作日的陪护假。

  针对调研中普遍关心的陪护假期间的待遇问题,修改后《条例》后也明确,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提升涉老服务便利度

  如何通过高质量立法,推动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调研发现,目前本市普惠多元老年教育的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优质的老年学校和培训课程“一位难求”;老年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水平还需提升;养老与体育、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还需整合。

  此次修法明确提出本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新修改《条例》既注重提升涉老服务便利度,也着力激发老年人社会价值:比如优化政府服务线上线下流程,推广“免申即享”、代办帮办等便利服务方式;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推动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推进数字化服务无障碍等;

  《条例》还明确在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中考虑老年人健身需求,推动社区老年人多功能体育场所建设;支持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治理、技术帮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活动,规定人社部门为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服务。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