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朱峰
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股份”)上交所主板IPO来到关键时刻!10月30日,上交所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第49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至信股份首发事项。
至信股份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但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近七成、应收账款走高、资产负债率远高于同行均值、新增产能或无法消化等风险亦不容忽视。
据招股书,至信股份主营汽车冲焊件以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公司并已成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知名整车制造厂商的一级供应商,并已配套宁德时代、英纳法、伟巴斯特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20.91亿元增至2024年的30.8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1.52%;扣非归母净利润由5225万元升至1.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8.02%,业绩稳健增长,具备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均超70%,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68%,其中吉利、长安分别贡献23.77%、19.38%。若未来公司合作的整车厂新能源战略转型不达预期、经营情况恶化或与发行人的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会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上交所此前在问询函中也要求至信股份结合与已有客户合同期限、目前在手订单以及新开拓客户情况等,说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的具体体现。
公司应收账款连年增加,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5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48%,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62.85%。若下游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恶化,或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的及时性和可回收性,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事实上早已显现。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损失准备金额连年增加,分别为4877.45万元、5264.90万元、7941.79万元和8174.45万元。
应收账款走高的同时,至信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却低于同行均值。公司称主要系因随着新能源车型业务销售规模增长,该类客户通常使用银行转账结算,应收账款比重较高。
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51%、59.97%、58.42%、60.89%,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十余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至信股份存在公司及子公司间转贷情形,系公司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的要求,将银行贷款先行支付给衍数贸易,衍数贸易收到款项后再将部分银行贷款转回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不过,公司已于2023年9月末进行整改规范。公司称上述转贷停留时间较短,不存在资金占用、利益输送或其他损害双方利益的情形。
至信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13.29亿元,投向重庆、宁波、安徽三大基地“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主要为提高冲焊件产品产能,缓解公司产能瓶颈,同时缓解营运资金压力、降低负债水平。
不过记者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其中,冷冲压设备产能利用率由上年的102.61%降至80.90%,热成型设备产能利用率由上年的99.33%降至91.68%,焊接设备产能利用率由上年的97.63%降至79.39%。至信股份坦言,若下游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或目标客户的市场地位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实际订单获取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无法消化。
上交所此前在问询函中要求至信股份披露重庆、宁波、安徽三大基地的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建设情况,上述项目与现有产能的定位差异,实施上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股权结构方面,陈志宇、敬兵控制的至信股份表决权比例为83.75%,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志宇与敬兵系夫妻关系。
至信股份在提示相关风险时称,本次发行后,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利用其身份、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人事、财务及其他管理等方面进行控制,可能会使发行人的法人治理结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给公司经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带来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