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4:43:41 股吧网页版
湖北筑文旅“中部支点”:解码“新长江美学”,万亿蓝图将落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汉琴台大剧院的舞台上,与曾侯乙编钟同比例复制的青铜编钟奏响浑厚旋律,鹰笛的清亮、琵琶的婉转与西方交响乐交织成《长江四季》。

  9月12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启幕,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文化基因在此汇聚,一场持续49天的文化盛宴,覆盖全省多地,形成“多点联动、全域参与”的文化氛围。

  以艺术为媒介,艺术季不仅展示长江流域的历史文脉,也注重与当代审美接轨,体现出“文化+科技+旅游”的融合趋势。

  在武汉,与艺术季同日开幕的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融合“展、演、销、游”四大功能,吸引超 2000 家展商参与。前者聚焦长江文明传播展示,后者主打文旅产业整合升级,通过资源互通、客流互导形成“1+1>2”的聚合效应。

  这种“节会+展会”的双引擎设计,既搭建了文化展示平台,更构建了产业对接渠道,为流量转化奠定基础。

  今年上半年,湖北全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同比增长14.68%,其中入境游客205.74万人次,同比增长54.89%;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同比增长16.02%,预计年底将突破“万亿大关”。

  当前,湖北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五张金名片”为引领,整合全省文旅核心资源,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持续推进文旅链态融合,拓展“文旅+百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低空文旅、数字文旅、避暑、冰雪、演艺等新业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围绕“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湖北如何让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融合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两大文旅主轴串联世界级景区与历史地标,是否能成为湖北文旅品牌化的突破口?

  “新长江美学”撬动流量

  艺术季开幕式上,武汉音乐学院研发的“数智编钟”通过光影技术还原古乐场景,让千年礼乐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艺术创新精准击中年轻受众需求,“新长江美学”的概念也进一步立体、丰富。

  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以《龙船调》为主线,将神农架梆鼓、武当太极等传统元素与街舞、说唱碰撞,三大文化地标符号在舞台上立体呈现。这种青春化表达打破传统与现代的壁垒,让荆楚文化以更具感染力的形式触达大众。

  “璀璨长江” 文博系列展则持续释放文化吸引力,近 40 家文博单位的 160 件/套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系统串联长江文明脉络。

  流量沉淀为“留量”的核心在于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艺术季将节会作为文旅升级的突破口,带动文创开发、夜间消费、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成长。

  闭幕式上,光影叙事为艺术季画上圆满句号。宜昌承办的电影频道M榜荣誉盛典聚焦中国电影120周年,大数据与新技术的融合展现影视产业新貌。

  配套的影人见面会、大数据对话与直播打卡活动,让电影人走进宜昌山水,通过三条特色线路将长江文化与城市品牌精准传播,为建设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赋能。

  这场艺术季的深层价值,在于构建起“新长江美学”的表达体系。它以艺术为桥,让编钟与交响乐共鸣;以科技为翼,让数字技术激活古文明;以文旅为魂,让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动力。

  湖北作为长江径流最长省份,正通过这种创新实践,将荆楚文化这一长江文明的重要底座,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可消费的文旅资源,为长江文化传承与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范本。

  当前,湖北同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一轴两廊三片四区”空间格局清晰,长江博物馆、屈原文化公园等重大工程加速落地,这些载体为游客提供了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场景,让长江由地理概念进一步延伸至文化美学。

  锻造文旅“中部支点”

  湖北省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坚实,交通区位优越,“九省通衢”优势叠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文旅可达性显著提升。

  今年1至8月,湖北省文艺创作与表演、艺术表演场馆、博物院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67%、18.1%、18.51%,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87%、1.56倍。

  如何评价湖北当前文旅产业整体潜力?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湖北旅游资源丰富,是资源大省,但距旅游强省仍有距离,关键在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文旅在湖北打造“中部支点”中,承担产业支点和文化支点双重功能,既增强产业支撑力,又提升文化软实力与辐射力。

  细数湖北文旅资源,首先是自然景观,湖北拥有武当山、神农架等世界遗产及长江三峡等世界级生态奇观。其次是人文底蕴,湖北涵盖楚文化遗迹、三国文化IP与红色旅游资源,也以楚文化为核心,融合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形成独特文化标识。

  今年1-8月,湖北省铁路旅客运输、观光游览航空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4%、2倍。

  从全国文旅格局来看,湖北的“中部支点”地位意味着什么?“九省通衢”的区位与交通优势,对吸引国内外游客、构建大旅游圈有哪些结构性意义?

  秦尊文举例,神农架、恩施过去山高路远,如今高铁直达,游客大量涌进。目前,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在进行试运行,预计年底通车。年内,湖北构建的汉襄宜“金三角”高铁大环线将形成“1小时高铁圈”。届时,武汉城市圈、襄荆宜沿线进一步激活省内客流,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游客来湖北旅游也更方便。

  湖北拥有武汉天河、宜昌三峡、鄂州花湖三大国际机场,国际游客进来更便利。

  特别是针对现在流行的China Travel(中国游),湖北进一步便利外国游客过境。目前,外国游客在湖北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10天),停留活动区域从武汉扩大至全省,China Travel停留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

  在秦尊文看来,九省通衢的区位加上高铁、国际航线,把湖北从“过路地”升级为“目的地”,交通优势进一步促进湖北旅游业发展。

  “文旅+”创新裂变

  湖北正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湖北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中,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重要支撑。

  今年4月,湖北印发《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明确“打造5家世界知名景区、20家5A、100家精品景区”梯度目标。

  《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全省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湖北正式宣介“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提出重点打造大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恩施大峡谷5家世界知名旅游景区,分重点、分时序、梯度推进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其中,“神武峡”跨越鄂西,连接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串联起7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地标、12处国家5A级景区。“赤黄红”则将荆楚文化串珠成链,串起赤壁、黄鹤楼、红安、洪湖,主打三国、长江、红色文化体验。

  秦尊文认为,湖北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条旅游主轴。西线“神武峡”把神农架、武当山、长江三峡这些老牌精品串成主线,一直是湖北旅游的核心板块;东线“赤黄红”用颜色串起三国赤壁、黄鹤楼、红安等红色文化,把鄂东过去相对零散的资源整体打包,现在正通过协同联动做成新品牌,与西线呼应,共同给中部支点贡献产业和文化双重增量。

  “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可以双轮驱动,省内既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也有全域覆盖的楚文化遗存,随州、武汉等地皆留有重量级遗产与故事。例如,武汉虽以都市见长,却握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等具有标识度的IP,恰好体现荆楚文化的厚度与辐射力,也是湖北文旅的突破口之一。”秦尊文说。

  当前,湖北启动知音湖北全球推广计划,开通“湖北文旅”等社交媒体矩阵,上线“Hello Hubei”海外星球号,全力打造“知音湖北”文旅品牌。

  在秦尊文看来,湖北旅游需要补的短板在于观光为主、体验不足,游客参与感不强,缺的是能让人花钱花得开心的沉浸式、创意业态。

  秦尊文建议,随着年底沿江高铁武汉—荆门—宜昌段正式通车,荆门可以提前创新文旅业态,例如开设滑翔伞、风洞失重体验项目,增加房车营地等,吸引周边武汉、荆州、襄阳等城市居民周末出游。武汉可以继续强化“五马奔腾”体育牌,用赛事拉消费。只有把产品做深,把“二次消费”场景做密,才能把过境客变成过夜客。

  同时,在湖北文旅客源上,既要盯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游客,也要把豫南、晋南的北向高铁班次加密,让郑州、南阳游客一路直达荆门、恩施。

  “在湖北省内,可以同步推动‘康养+旅游’,恩施、神农架、兴山、咸宁已现‘武汉候鸟’购房潮,人们夏天避暑、冬天泡汤,吃住行也比较便宜,天然适合退休长租,文旅可以进一步把赛事、康养等内容结合起来。”秦尊文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