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曦梦)近日,仲量联行发布前瞻报告,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城市发展转型趋势,报告认为有以下六个重点方面。
一是城市群分工协同方面,将筑牢“以人为本”的综合承载根基。报告认为,城市群的分工协同对于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至关重要。未来,中心城市有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创新动力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周边城市有望形成产业分工、梯级配置、特色差异和文化名片,从人、产、城、文等多维梯度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的承载能力。
二是人口空间流动方面,“智慧服务”有望成为激活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报告认为,“十五五”期间,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农村人口向县域城镇转移的趋势将持续。在此背景下,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将持续深化。其中,城市对年轻人口的吸引力直接决定其长期竞争力,而“以人为本的智慧服务” 是核心抓手,能切实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效益、释放创新潜力与消费活力,让城市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保持发展韧性。
三是前沿科技突破方面,“智慧创新”将催生新质生产力。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的系统性突破,不仅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支撑,更将催生新质生产力。报告认为,“十五五” 期间,都市创新区将构建以创新要素集聚为核心的新发展范式,颠覆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培育独角兽企业、创新引智力度、科技金融支持、宽松创新环境、孵化增量市场等成为推动城市动能转换的突破策略;而提供创新基础设施、宽松的监管环境、团队价值认可、长期资本支持、专业通识兼备则成为推动城市结构优化的核心要素。
四是城市功能创新方面,“智慧更新”将兼顾品质与文化传承。报告认为,“十五五”期间,对国内大部分城市而言,前沿创新的产业形态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由大学、企业、金融、政府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集群作战,头部科技企业的聚集效应正重塑城市创新竞争力版图。未来前沿创新生态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基础科学、教育、医疗、培训、国际交流、交通等城市功能的复合创新和品质提升。
五是金融市场创新方面,将为“智慧城市”提供运营型资金保障。报告认为,金融市场融资将从“开发增值” 转向 “运营增值”,这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了长期资金支持。未来,国有资产管理平台企业有望成为规模化提升闲置低效资产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力军;具备竞争力的运营主体也将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让智慧城市的效益惠及更多居民。
六是制度创新方面,将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释放政策活力。报告认为,随着城市化深化,存量更新相关的制度创新是释放智慧城市活力的关键,“十五五” 期间将结合城市更新实践,因地制宜推动多领域制度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