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经济,在今年已安排5.2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的基础上,中国第四季度额外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5000亿元政府债券筹资资金以增加支出。
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新增了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我们将督促指导相关省份用好新增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结合此前财政部公开信息,这意味着今年第四季度地方政府增发的5000亿元政府债券中,3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以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2000亿元用于支持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以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是指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限额大于余额的差额。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36995亿元,今年底债务限额为579874.3亿元,这意味着9月底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约42879亿元。此次动用了其中的5000亿元。
这并非中国首次动用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比如,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动用了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且主要用于项目投资建设。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动用4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主要用于补充综合财力,支持“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吴志武分析,今年动用5000亿地方债结存限额,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经济整体状况并未完全改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短期内稳增长压力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也是对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政策部署的落实。
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3039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056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7441亿元,同比下降0.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834亿元,同比增长14.9%。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仅1.1%。
多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随着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陆续快速发行,以及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近日已完成投放,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将有所缓解,从而有利于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