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0月份新闻发布会,回应经济运行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我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
李超表示,前三季度的成绩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常态化政策预研储备并视情及时出台实施。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落地见效,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
李超表示,近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方面,组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投放。截至目前,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50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等城市更新领域。
李超介绍,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了对经济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还支持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方和有关中央企业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实施。近期,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
其中,新增了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指导相关省份用好新增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抓紧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加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了前三季度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数据,与GDP的比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关于一年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效,李超表示,2024年行动方案印发后,多个部门出台了配套文件,各地也结合实际加强细化落实,长三角三省一市还联合出台了行动方案。在各项政策有力支持引导下,我国物流服务供给、设施设备、业务模式等不断向降本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型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持续保持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现代物流体系不仅为大国经济提速,也撑起大家的幸福生活。我国物流企业广泛应用无人配送车、自动分拣设备和智能快递柜,创新推广‘快递+’服务模式,构建起多元化末端服务体系。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超过85%,越来越多边远地区群众也能够通过快递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李超说。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抓好行动方案工作落实,并结合编制相关领域“十五五”规划,加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关于能源迎峰度冬是否有保障,李超表示,为做好今年的迎峰度冬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从抓好能源供应、资源储备、应急调度等关键环节入手,为今年供暖季能源保供打好基础。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供暖季期间,将坚持日调度、周会商,压实地方和企业保供主体责任,及时协调解决供需矛盾。
二是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推动能源资源安全稳产增产、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
三是严格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确保民生用能足额稳定供应。
四是做好尖峰保供和应急保障,发挥好储备调节作用,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