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成都10月31日电(米敬雯)10月29日,银发产业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成功召开。该论坛是“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上,成都市银发经济协同发展地彭州市和崇州市登台进行了专题推介,充分展示了两地在疗愈和康养产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创新实践。
“我们以‘西部睡谷’为核心,聚焦睡眠疗愈与银发经济,构建‘产业+生态+文化’三融合的发展体系”,彭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婷婷介绍说,彭州市康养资源丰富,有1条温泉带、14个瀑布群、356个天然泉眼。该市正以打造国家级睡眠康养示范区为目标,依托“六山一水三分坝”的立体山水格局,构建“山上自然疗愈、山下药香康养”的立体发展格局。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刘婷婷指出,彭州市将大力发展通济镇、龙门山镇、丹景山镇等六大疗愈小镇,推出六大乐活路线,同时以蓉北银发经济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地,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联合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推动中医香疗、药疗等传统智慧向现代成果加速转化。
崇州市作为成都市另一银发经济协同发展地,也在论坛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崇州市街子古镇群康养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张龙江表示,该度假区具有区位优越、生态良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等优势,目前正以打造全国知名医养结合旅居目的地为定位,重点发展“康养旅游、非遗文创、户外运动”三大产业。
张龙江表示,崇州市围绕医养、颐养、动养、食养、艺养、心养六个维度,着力塑造“身心街安、自在十二境”的康养文旅品牌。面向未来,崇州市还规划了千年古镇集群、森林疗愈康养、水木北部环线、竹韵湖光度假四大功能板块,通过差异化发展构建全域康养旅游新格局。
彭州市和崇州市的精准布局,源于成都清晰的顶层设计。今年9月,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做优做强银发经济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以创建1家国家级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为引领,打造彭州市、崇州市等7个协同发展地。彭州市和崇州市在康养疗愈产业上的布局,正是两地依托资源禀赋,积极践行与成都市协同发展银发经济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
据悉,银发产业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协办。未来,成都将持续打造“银发经济论坛”IP,为全国银发经济发展提供“成都方案”“成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