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31日电临港集团专业招商平台——上海临港产促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产促公司”)31日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临港集团在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力量上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与招商能级,服务上海及临港新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鲶鱼效应”和“狼性招商”激活转型新动能
为什么要成立专业的招商平台?
“当前,从各地招商态势来看,传统的拼租金、拼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发展深耕赛道、整合资源、培育生态的专业化招商能力势在必行。”临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翁恺宁坦言,集团此前面临产业集聚度不高、项目来源有限、企业黏性不足等挑战,也有应对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经营压力、加速物业去化的内在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招商铁军”就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抓手。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进一步补充说,这一决策与三大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一是临港新片区正从修桥、筑路、建楼的“形态开发”转向营项目、聚人气、强功能的“功能塑造”;二是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正从以临港为主转向多点开发;三是国家战略发展更将培育大飞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大国重器”的光荣使命交给了临港。因此,临港集团从功能性平台向市场化公司加速转型是必然方向、必由之路。
对于新成立的临港产促公司,临港集团明确了其“集成服务商”与“总运营商”的整体定位,并确立核心使命与发展方向:既要担当集团转型示范标杆,发挥“鲶鱼效应”加速临港集团从塔吊林立向产业培育转型,通过探索建立更具竞争力和灵活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招商代理及资产管理机制,率先走通轻资产招商服务路径,为集团内重资产平台公司转型提供新模式;也要充当招大引强“尖刀排”,以促进招商去化为核心任务,依托公司制竞争优势,借鉴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招商公司的成功经验,构建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着力打造一支具备“狼性”精神与强劲战斗力的招商团队。
针对这支招商团队的能力锻造,吴晓华以“六个要”为其锚定了建设方向:要孜孜不倦钻研政策业务,夯实专业根基;要敏锐感知科技产业前沿,把握发展脉搏;要深刻洞察行业底层逻辑,明晰内在机理;要以敏锐眼光捕捉机遇,抢占发展先机;要以理念共鸣赢得客商信任,深化合作共识;要以专业、具体、精细的产业政策解读,做好宣传引导。
落地两大战略合作,融入上海招商大局
揭牌仪式上,两场重磅战略合作签约成为亮点:
其一,临港产促公司与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五个方面深化合作:共绘产业图谱,系统梳理临港集团重点产业链,串接产业项目、特色载体、共性平台等关键要素;共建产业生态,聚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飞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会同龙头企业开放重大应用场景,强化招投融联动;共享招商信息,共享海内外招商活动计划,共同挖掘项目线索,拓展招商“朋友圈”;共推项目落地,整合政府政策与园区资源,建立重大项目“专班推进、专人服务”机制;共建招商队伍,建立团队联动与干部挂职交流机制,增强整体协同能力。
其二,临港产促公司与上海临港新片区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招商引资协同合作上紧密协作,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共同挖掘和服务优质项目落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流产业政策、市场动态、项目线索等信息;针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组建联合工作小组,提供从项目对接到落地服务的全过程支持。
此次揭牌的临港产促公司,是临港集团今年以来推进招商体制机制改革的系列举措之一。集团已成立招商领导小组和招商管理部,推动超过40%的人力资源向招商服务一线集中。临港产促公司的成立,预示着临港集团在提升产业能级、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方面进入了新阶段。
上海市经信委、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及临港集团、临港国投公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见证了揭牌及签约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