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来看,2025年10月份为49.2%,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态势,行业运行有所恢复。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铁需求有所恢复,钢厂生产趋稳运行,但去库压力仍存,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钢材价格有所回落。预计11月份,钢铁需求先扬后抑,钢厂生产有所下降,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钢材价格低位回升。

图1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PMI变化情况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潘富杰认为:10月份,长假后户外施工全面复工,北方暂未受寒潮影响,加上出口方面有所回暖,国内钢市需求有所恢复,但由于房地产行业仍处深度调整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进节奏偏缓,市场需求未充分释放,行业发展动力仍然偏弱。受需求端恢复、政策端预期等因素带动,供给端略有改善,生产活动趋稳回升,并带动原材料采购活动有所回稳,同时钢厂去库压力有所持续。炼钢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整体成本压力较9月进一步加大,但钢材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比较来看钢厂盈利空间较上月进一步压缩。随着气温继续下降,北方采暖季环保限产政策落地、部分钢厂利润进一步收窄,11月钢铁行业运行或将有所趋紧。
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发展动力仍然偏弱。10月份是钢铁行业的传统旺季,今年10月份,国庆中秋长假后户外施工全面复工,加上北方地区暂未受寒潮侵袭,施工窗口期得以延续,钢材需求有所恢复。但重要用钢领域房地产业仍处深度调整,新开工项目数量持续偏低;基建投资项目推进节奏偏缓。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国内钢市需求释放不足。整体来看,10月钢铁行业旺季特征未充分显现,行业发展动力仍然偏弱。新订单指数为47.6%,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2个月的环比下降态势,但仍运行于收缩区间,显示当前需求端虽有改善,可整体恢复力度有限。值得一提的是出口,在内外价差以及海外市场阶段性需求的带动下,10月钢铁行业出口有所回暖。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4.3%,环比上升7.4个百分点,指数创下近20个月以来新高。终端需求方面,据上海卓钢链了解,10月国内终端需求未见明显改善,以沪市终端线螺采购为例,10月环比上月小幅下降2.8%,波动较小。

图22020年以来钢铁新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图32020年以来沪市终端线螺每周采购量监控数据变化情况
钢厂生产趋稳回升,钢厂去库压力仍存。10月份,由于需求端有所恢复,加上对四季度政策端有一定预期,钢厂生产意愿有所回升,长假后前期检修的高炉逐步复产。钢铁行业生产指数为49.8%,环比上升4.1个百分点,结束此前连续2个月的下降态势,显示钢厂生产活动连续放缓态势得到缓解,生产量趋稳回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钢市供需两端都有所好转,但是需求端恢复力度仍弱于供给端回升力度,钢厂产成品继续处于累库状态,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7%,虽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显示产成品库存持续上升。结合来看,当前钢厂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

图42020年以来钢铁生产指数变化情况

图52020年以来钢铁产成品库存指数变化情况
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炼钢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10月份,钢厂生产活动趋稳回升带动原材料采购需求有所恢复,采购量指数为48.8%,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尽管采购量恢复幅度较小,但是炼钢原材料价格上涨态势明显,购进价格指数超70%,连续4个月运行在高位区间。但从品种来看,各炼钢原材料价格明显分化。铁矿石价格小幅震荡,前期由于发货量不足导致价格回升,现在发货逐步平稳,价格也呈现小幅震荡态势;受需求不足以及成材价格回落影响,废钢价格有所下降;焦炭价格则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月内第二次提涨落地,加上采暖季到来的限产预期,供应端或将持续收缩,焦炭价格持续维持高位。整体来看,10月钢铁原材料价格呈高位运行态势,炼钢企业成本压力较9月进一步加大。

图62020年以来钢铁购进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钢材价格有所下降,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10月份,国内钢市需求虽有所恢复,但恢复力度不足,对价格的支撑也偏弱,市场价格震荡走弱。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显示,10月10日价格为3176元/吨,为当月最高价格,之后整月呈现震荡下行态势,到10月24日,价格为3122元/吨,接近当月最低价。价格水平相较9月份进一步下降,但当前原材料价格不降反升,结合居高不下的原材料价格,当前钢厂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图72018年以来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预计11月份,钢铁需求或先扬后抑。一方面,支撑需求的积极因素仍在显现,北方地区抓住冻土期前的施工窗口期加速推进,南方地区降雨减少也为户外作业创造条件,11月上旬建材需求仍有韧性,家电行业“双十一”促销后补库需求释放;此外出口韧性仍存,受国际市场价格优势拉动,出口订单或维持高位。但制约需求的关键因素同样突出,房地产拖累持续,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3.9%,新开工面积下降18.9%,行业资金链紧张局面未根本改善,房企拿地意愿低迷,建筑钢材需求缺乏长期支撑,季节性需求转弱明显,北方地区11月中下旬进入采暖季,工地停工范围扩大,终端采购节奏趋于谨慎,库存压力不断累积,综合来看,11月钢铁需求或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基建赶工和制造业韧性提供短期支撑,但房地产疲软、库存高企和天气因素导致后续支撑力度减弱。
钢厂生产呈现收缩态势。随着11月北方采暖季环保限产政策逐步落地,河北、山西等重点区域钢厂面临不同程度限产要求,叠加需求端从旺季向淡季过渡、部分品种库存高企以及炼钢利润压缩,钢厂生产意愿有所回落。钢厂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37.9%,环比下降超2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为消极。在环保限产、库存压力以及企业预期的多重影响下,供给端难有实质性增长,整体将呈现收缩态势。
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钢材价格有望上涨。当前除焦炭外其余原材料价格均有所回落,且上升力度有限,在多次提涨落地后,焦炭价格上行空间减弱,整体价格有望呈现高位回落态势。钢材价格方面,当前钢材价格已连续3月小幅震荡,筑底态势明显,下降力度持续减弱,在11月上旬钢材需求韧性犹存的情况下,价格有望出现低位回升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