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09:46:10 股吧网页版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共识公布,债市利率仍有下行空间,美联储或不再降息 | 债市日报10.30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AI摘要:国内债市呈牛尾后盘整态势,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推动短债收益率下行,长端利率或开启新下行趋势,逆向交易胜率提升,机构建议以防守策略为主并把握区间交易机会,科技牛对债市长期影响有限。美联储 10 月议息会议后,12 月降息预期下调,政策分歧加大,中长期仍维持渐进宽松趋势。日本央行暂维持利率不变,加息为大概率事件,12 月或明年 1 月为关键窗口期,汇率与通胀成核心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行情回顾:截至今日18点,利率市场收益率多数下行,1Y国债下行1bp至1.38%,3Y国债下行1bp至1.41%,5Y国债下行0.95bp至1.50%,10Y国债下行1.05bp至1.80%,30Y国债下行1.25bp至2.16%,10Y国开下行0.65bp至1.88%。信用市场收益率多数下行,2Y期AAA信用债下行2bp至1.76%,3Y期AAA信用债下行0.5bp至1.83%,5Y期AAA信用债下行2.25bp至2.15%。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今日收盘报484点,收跌0.86%。

  1、债市逆向交易提升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央行官宣国债买卖重启后,短债的成交笔数并未出现反常高增的迹象,其收益率加速下行的背后,更可能是市场预期已然完成转变,市场愿意相信未来央行介入交易后,短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机构开始愿意给出更优报价。长端方面,央行正式重启买债,或是利率进入新一轮下行趋势的信号。不过由于存在止盈或者止损的压力,行情的发展更为波折,当前阶段逆向交易的胜率在提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整体而言,今年以来债市类似牛尾后的盘整,赔率和胜率均不足,但也不存在支持利率周期性回升的基本面、政策面主线。这一背景下,多数时段维持防守策略或更明智,区间震荡存在一定交易性机会,但在政策风向不确定性仍高的环境下,顺势而为是有必要的。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

  参考日韩科技转型阶段科技牛并未对债市形成较大冲击,我们认为债市投资者无需对正在演绎的权益市场科技牛行情过度担忧,股债行情联动更偏向于短期因素,长期债市定价或仍需参考基本面等因素从长计议。

  2、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点评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Collin Anderson

  我认为美联储之后将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一种是维持现状,不作任何剧烈的调整,只是小幅地调整利率。另一种情况是如果鲍威尔被特朗普提名的人选取代,美联储受的政治影响可能会增加。

  国泰海通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

  总体来看,美国政府停摆带来的数据发布“迷雾”,叠加经济和通胀走向的现实“迷雾”,共同构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分歧之源,本次议息会议和未来降息的分歧均在加大,会议之后,12月份降息的预期相较会前有所下调。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最新降息预期的修正,体现的是市场与美联储的分歧、以及美联储内部的分歧。往后看,继续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正从紧缩逐步转向中性,从实际利率角度分析,可能再降息3-4次就会结束,不过受数据延迟、主席换届等因素影响,实际空间和节奏存较大不确定性。由于此前市场对12月降息的计价十分充分,若后续坐实不降息,美股和黄金短期仍有调整压力;不过市场对中长期降息空间的预期相对理性,因此等预期调整到位后,后续影响预计有限。

  3、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三井住友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 Hirofumi Suzuki

  日本央行此次利率决议似乎是央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形势评估后独立做出的决定,并非反映政治压力。随着高市早苗政府确认政策连续性,外汇市场上日元可能继续面临下行压力。若日本央行继续倾向于渐进式加息节奏,预计其将在12月的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

  汇丰银行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 Fred Neumann

  日本央行正在踮着脚尖走向加息。随着通胀保持高位、经济表现良好以及财政利好加速;日本央行加息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市场推迟了对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但官员们可能会更早而非更晚加息。

  SompoInstitutePlus 高级经济学家Masato Koike

  高市早苗当选首相或许是导致日本央行本月没有加息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她尚未明确表态,我怀疑日本央行正避免过早加息。如果美国继续降息,导致日元走强和物价企稳,那么加息的理由就会减少。明年1月加息25个基点很有可能标志着这个周期的结束。然而,如果日元汇率大幅贬值,12月仍有可能加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