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了专章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
在制度型开放上,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既是“十四五”期间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延续,又根据“十五五”时期的新形势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要求,注重将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作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突破口。具体有三个层次的部署:一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二是,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尤其是金融开放的进程提速,要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建设自主可控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统筹布局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等重大开放合作平台,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当下,在国际高标准规则方面,有些规则的主导者对中国提高了进入壁垒,或者说就是试图把中国排除在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进程之外。因此,要发挥我国的大国经济优势和影响力,积极推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改革并主导部分领域规则制定。正如《建议》提出的,“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推动构建和维护公平公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经济秩序”。
在拓展国际循环上,推动贸易创新和双向投资。《建议》要求推动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在货物贸易上,要求提质增效,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在服务贸易上,要求大力发展,鼓励服务出口,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服务业是“十五五”时期对外开放的重点,因为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到60%,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相比差距仍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呈现的融合化趋势,也对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数字贸易上,要求创新发展,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在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上,对于吸引外商投资,既要塑造新优势,又要落实好“准入又准营”,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保障体系;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先后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协议和备忘文件,形成合作项目3000多个,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通过基础设施、经贸、民生、绿色、数字、区域等领域的协同推进,重塑了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建议》强调“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强化合作规划统筹管理”。重点在于强化各类“联通”:既包括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还包括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旅游、农业等领域的“新联通”。
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既要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又要统筹用好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黄浦江畔,“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彰显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诚意。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不断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成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中国必将为世界经济繁荣进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