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04:45:21 股吧网页版
人形机器人25天“手搓”成型 模块化智造改写创新速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既可上山采茶,又能下厂搬运晶圆,这样一款高灵活性人形机器人从设计到上岗需要多久?这个答案已刷新至25天。随着软硬件模块化技术的加速迭代,“手搓”人形机器人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下照进现实。

  10月28日至30日,2025电子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国际电子电路(大湾区)展览会在深圳举行,集中展示了适配AI时代的电子及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其中,电子及机械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商嘉立创集团携硬件创新服务体系及机器人等领域实践成果亮相,首发的64层超高层PCB(印制电路板)与HDI(高密度互连)板两大高端技术,为航空航天、服务器、机器人等高端硬件研发提供了关键基础支撑。

  “人形机器人对空间紧凑性要求极高,核心控制器采用12层及以上高多层PCB,才能确保算力强、体积小、能量利用率高。”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兼CTO边旭表示。

  优艾智合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凌枢”,身高1.66米、体重40公斤,拥有33个关节自由度,能在砂石、雪地、草坪等复杂地形稳健作业,凭借毫米级精度成为工业场景的“能工巧匠”,还可实现多台机器人跨场景集群作业。“从仿生设计、学习训练到真机行走,全程仅用25天。”优艾智合市场总监关健透露,嘉立创的全流程支持为机器人智能制造及稳定作业奠定基础。目前,这套模块化解决方案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落地,覆盖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等多个领域。

  “机器人研发最怕卡在供应链延迟。”一位机器人行业技术专家告诉记者,机器人设计涉及电控系统、结构件、算法验证等多环节并行推进,从PCB打样、元器件采购到组装调试,任一环节滞后都会拉长整体周期。更关键的是,研发过程中工程师需要根据测试反馈迅速调整电路或结构,传统分散式供应链难以支撑如此高频的验证与小批量生产需求。成本与时间的双重压力,让“快速响应+高可靠”的制造配套成为行业刚需。

  展会现场,嘉立创等企业直观呈现了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到量产上市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工程师只需携带设计蓝图,即可通过在线平台完成从电路设计到外壳定制的全链条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拎图入住”。同期首发的两款全新3D打印金属材料,更针对性解决了机器人结构件快速成型与轻量化设计的行业痛点。

  “以前觉得超高层PCB、盲孔埋孔这些高端工艺是大企业专属,现在已经变成了工程师能用、好用的服务。”一位参会工程师的感慨道出行业心声——模块化智造正在打破高端硬件创新的门槛,为人形机器人乃至整个智能装备产业注入加速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