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部署了12项战略任务,其中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专章部署。这再次向外界说明,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正如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周的发布会上所说,“开放是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近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货物贸易连续8年世界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外资提前半年完成“十四五”目标,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随着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正越来越紧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发展经验表明,持续高水平扩大开放能继续促进改革发展,也能更好地维持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均衡发展。
迈向“十五五”,刘向东认为,下一步将着重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包括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扩大中间品贸易和绿色贸易,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发展;积极发展服务贸易,通过扩大服务开放提升服务消费和企业竞争力,扩大旅行服务、高质量教育和知识产权贸易,全面提升服务贸易扩容升级;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数字经济领域开放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能力。同时,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贸易和投资的联动,扩大“中国人经济”。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十四五”期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投资中国”的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展望“十五五”,在稳外贸的同时,又该如何进一步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
央广财经金顶智库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建议,可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发挥大市场优势,依托14亿多人口、未来超8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是扩大自主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准入,推进区域和双边协定,建开放高地;三是落实“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环境,保障外资公平待遇与合法权益;四是优化服务保障,办好外企圆桌会,将“需求清单”转“服务清单”,解企业难题。
中国经济具有庞大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潜力大、韧性足。展望下一个五年,在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机遇,不断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