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农村居民收入数据出炉——10月30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1至9月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45元,同比增长5.7%,城乡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32:1下降为2.29:1。
金九银十正是消费旺季,位于开州城区的渝湖牌水库鱼庄生意火爆,厨房里热火朝天。“能找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我得抓紧点。”厨师李发林趁着喝水的间隙,抓起毛巾擦了一把汗,又投入到工作中。
李发林来自开州区高桥镇大坪村的一个脱贫家庭,在就业政策的扶持下学到了烹饪技巧,被乡村振兴和就业部门推荐到渝湖牌水库鱼庄担任厨师,月工资6500元,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由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4个部分构成,大致分别对应务工收入、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收入、出租房屋、土地、分红、银行利息等收入,以及养老金或种粮补贴、社会救济和补助等收入。
“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入实施的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统筹‘村强’带‘民富’,系统集成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比方说,为了增加就业容量和提升劳动力水平,去年我市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同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打造“边城秀娘”“忠橙电商”等乡土技能人才品牌,培育“云阳面工”“大足雕客”等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此外,通过扎实开展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钱袋子。
该负责人表示,为完成年度7%左右的增长目标,四季度我市将深入开展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清欠土地流转费行动,以及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深化强村富民改革等举措,确保农村居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