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暨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专场发布会,介绍今年以来上海金融运行情况以及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贯彻落实总行部署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高质量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各项政策推动下,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上海市本外币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同比增长7.1%,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分部门看,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9.2%。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长5.2%。境外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9%。从资金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普惠等领域贷款增长较快。9月末,信息技术业、科研服务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9.1%、21%和16%。从融资成本看,9月份,上海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2%,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较上年同期下降42个基点。
9月末,上海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较上季末高0.9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分部门看,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0.3%。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3%。其中,住户和非金融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均明显回升,较上季末分别上升3.1个和5.5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增速均有所回落,较上季末分别下降4.1个和7.2个百分点。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1%。
前9个月,上海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67亿元,同比多增1482亿元,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从融资结构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340亿元,占社融增量的51%。直接融资增加2835亿元,占社融增量的27.1%,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其中,各类主体债券净融资2582亿元,同比多增1360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净融资253亿元,同比多增113亿元。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净融资增加1582亿元,同比多增1779亿元。
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显著
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统筹谋划,完善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框架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作用,指导金融机构将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有力促进金融资源加速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配置,有效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据了解,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上海实际,围绕制度建设、机制优化、政策激励、产融结合等方面,综合施策、全面推进,形成了特色做法和重点成果。
第一,强化制度引领,初步牵头建成“1+N”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第二,加强统筹谋划,扎实建立健全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机制。第三,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源向“五篇大文章”领域加快配置。第四,深化产融结合,组织金融机构与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经营主体批量开展融资对接。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上海“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6个百分点,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37.5%。
下阶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按照总行统一部署,继续落实好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促进上海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