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闫刘梦)近日,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进一步实质性落地。
对此,中金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曙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及时雨”与“加速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
今年6月,证监会正式推出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体系,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改革核心举措之一,为尚未盈利但具备重大技术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融资支持。
王曙光认为,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从国家发展全局来看,他强调,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制度供给。
近年来,党中央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文件明确指出要“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王曙光还特别提到当前科技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加速突破,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国产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等实现快速迭代,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迎来历史性重估。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持续攻坚先进制程,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彰显中国硬核实力。
王曙光认为,在此背景下,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正是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响应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是打通科技、产业与金融循环堵点的关键一招。这一制度为那些“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深、盈利周期长”的硬科技企业架起了坚实桥梁。
“这座桥梁连接着‘实验室’与‘大市场’,贯通‘技术攻坚’与‘资本活水’。”王曙光这样形容。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从资本市场改革全局看,王曙光表示,科创成长层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了历史性跃升。
在他看来,科创成长层精准补上了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定位更加清晰、立意更为高远,更彰显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效率与决心。
截至10月28日,科创板已汇聚592家优质科技企业,累计融资规模突破9300亿元。王曙光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是对科创板功能的系统性强化与结构性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曙光表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显著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精准支持效能。他解释道,科创成长层对于未盈利科创企业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督,为试点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政策提供了制度“试验田”。
伴随科创成长层制度的完善与第五套上市标准的扩容,将进一步扩大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覆盖范围。“这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硬科技企业汇聚科创板。”王曙光说。
他强调,科创成长层深刻契合前沿科技“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发展规律,为尚处研发攻坚阶段的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创新资本的形成与循环能力方面,科创成长层也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早期资本提供了清晰、高效的退出机制,有力引导市场形成“投早、投小、投科技、投长期”的价值共识,加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构建。
此外,在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上,通过设置“U”特殊标识揭示风险、对调出标准实施“新老划断”保障政策平稳过渡、强化信息披露等举措,实现了支持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动态平衡,切实提升了市场透明度与可预期性,更好守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十五五”时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投资银行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
作为国有金融机构,中金公司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更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未来,公司表示将始终秉持“金融报国”的初心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多中金智慧。